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香港民间智库剖析“占中”、两地关系等热点话题

2014-11-10 21:16:53 赵建华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中新社香港11月10日电 (记者 赵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创办的民间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会10日在港成立。成立当天,由80多名知名人士组成的基金会顾问团就出谋划策、分析香港面对的挑战。

正在发生的违法“占领中环”、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关系、香港年青人的前途,成为顾问团成员重点关注的话题。对香港充满感情的他们希望香港自强。

“占中”令港受伤

基金会顾问团成员、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张信刚,今年5月丢失了钱包,翌日到警署报案。当值警员态度良好、行为专业,为其提供了一些信息和建议。接下来的两天,张信刚去补办身份证、回乡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驾照,并到三家银行补办信用卡。所有的手续都简单、清楚、有效率。几乎所有的办事人员都友善、专业。

张信刚说,自己知道香港的总体竞争力不断下滑。“1983年我来香港时,香港的生产总值约占中国GDP的25%,今天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不足3%。但办完了上述各种手续后,我在感情上认为,香港是全世界最可爱的地方。”

但“占中”已令香港受到双重内伤:社会撕裂和由此引起的相互猜忌,香港素来自豪的法治受到破坏。张信刚说,“占中”迫使香港社会必须面对当今和未来的严峻挑战,希望各界可以把它视为一个警号,以此契机转危为安。

顾问团另外一位成员、香港中文大学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研究教授廖柏伟指,一部分香港人忽略了过往成功的模式,忘记港人生计的重要来源,抗拒与内地的经济融合,伤害内地同胞感情,不接受国家对香港的主权和治权,甚至用“占中”胁逼中央。

抗拒与内地融合:愚蠢、糊涂

廖柏伟表示,香港是开放的小型经济体,港人的生计依靠为贸易伙伴提供产品服务,赚取外汇,进口港人所需的食物和消费品。香港四大经济支柱的相当部分,是服务内地的贸易、投资、建设和消费需求。其他产业也或多或少、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内地需求有关。内地经济发展是港人就业和生计的重要来源,这是不应忘记的现实。

廖柏伟认为,人民币正在走向国际,香港的“中间人”作用大有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可让香港有条件再创造一个奇迹,但香港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信任。

尽管与内地山水相连、血脉相通,香港却有人抗拒与不断发展的内地经济融合。张信刚认为,有蓬勃发展的珠江流域和华南作腹地,却不想和腹地合作交融,甚至希望与之保持距离,是糊涂、愚蠢。要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给香港年青人找发展机会,让香港有序地和珠江流域、华南地区甚至全国融合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选项。

建议放弃香港人曾经有过的某些优越感的张信刚没有想到,香港回归15年(2012年)后,许多香港人会大规模聚集抗议“国民教育”,某些激进的社团反对修建香港和内地之间的高速铁路。本来是正常不过的一个有关“国民教育”的课程建议,在传媒的一片哗然中引发了今日“占中”的前奏曲。八字还没有一撇的“国民教育”在许多市民心中、外国传媒报道中,成了“钳制思想”和“洗脑”代名词。

张信刚说,香港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两制”的前提是“一国”,大家如果不同属于“一国”,那又何需保障“两制”?

让年青人看到前途

对于香港面临的挑战,张信刚分析,经济上如何给大量低技能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使中产阶级减轻供楼负担,让老人可以不必依靠子女而过上有尊严和安全感的生活,这是香港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让年青人感到有前途,愿意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香港特区政府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认为,香港社会没有足够重视对青年成长和发展的关怀,没有在培养青年人才、疏通社会阶层的流动上建立起更畅通的渠道,让青年人看不到未来。这是很大的失误。

梁锦松表示,香港贫富悬殊严重,这是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共同问题。在市场经济和创新经济,很难避免有创意有能力的人赚取大量财富。绝大部分民众关心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整体经济有无竞争力,中产阶级有无机会,社会是否有较佳的向上流动性。香港要保持竞争力,必然面临经济结构大转型。

梁锦松认为,光依靠金融、航运、物流、旅游等行业不足以维持竞争力,香港需要发展也有条件发展成为地区重要的“创意、创新及创业中心”。但香港没有阿里巴巴、腾讯之类的公司,香港在新经济面前落后了,人才数量、素质不够,迎接新经济的文化、制度、政策、环境都缺乏竞争力。这个问题不早日解决,香港会退化成为只适合有钱人养老的地方。(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