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侧记
2014-11-17 07:28:4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
分享到:
|
探求全球经济治理新途径 ——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徐剑梅 李斌 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大幕甫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接踵开始。 怎样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怎样维护和发展带动增长的开放型经济?怎样实现各国在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从而确保共同繁荣? 这是亚太之问,亦是世界之问。 11月15日至16日,在南太平洋环抱的澳大利亚“阳光之城”布里斯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二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问道创新发展:合作要长远 改革要坚决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多变的深度调整周期。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涵盖世界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催生的全球经济治理新平台,在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 15日上午,与以往不同,布里斯班峰会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倡议下,以一场非正式议程拉开帷幕。而在此之前,一项峰会外的非正式议程已先行启动。 早晨8时半,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布里斯班皇家公园饭店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南非总统祖马,短短4个月再度聚首,5双手同时伸出,紧紧握在一起。 21世纪全球变迁重大特征之一,就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大国群体性崛起,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正式聚首之前,金砖国家率先协调,加强合作,意义非凡。 ——要继续建设一体化大市场、金融大流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文大交流,抓紧落实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 ——要做到政治和经济“双轮”驱动,既做世界经济动力引擎,又做国际和平之盾,深化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协调和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要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推动解决全球发展问题。 …… 习近平主席的发言,力倡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获得积极回应。五国领导人就金砖国家合作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取得高度共识。 随后,习近平主席来到昆士兰州议会大厦,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非正式讨论会,就经济改革进行交流。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非正式讨论会上使用的关键词就是“改革”。 ——改革,需要有敢破敢立的政治勇气。不能让结构性风险进一步积聚,成为未来经济运行中的“阿喀琉斯之踵”。 ——改革,需要发展方式的不断创新。要创新发展布局,同步推进社会发展,用科技创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需要平衡的政策组合。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通胀不破上限,就业不跌出下限。让更多人受益、更多人支持改革。 ——改革,需要量体裁衣的政策导向。有政策空间的国家,可以采取大胆的改革措施。一时难以离开周期性政策的国家,可以考虑在结构改革方面采取辅助措施。 非正式讨论会结束后,宾主步出议会大厦。草坪庭院里,白色凉棚下,与会领导人兴致勃勃继续交谈。 “非正式”的领导人外交看似即兴随意,实则意味深长。 ……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世界经济是强劲复苏还是疲弱增长,取决于锐意开展结构改革的决心和行动。习近平主席在布里斯班峰会上贡献的中国智慧,与国内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中国方案,思路相通,环环相扣。 把脉世界经济:贸易要开放 增长要联动 “打开窗子,才能实现空气对流,新鲜空气才能进来。”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首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用这个生动的比喻,表明中国政府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态度。 一年多过去,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但复苏并不强劲,金融市场还存在风险,国际贸易依然在低位徘徊,全球经济航船行驶在颠簸的海洋。究其原因,贸易的“空气”不能充分对流,不能供人们顺畅“呼吸”,是一个重要原因。 “只有呼吸到新鲜空气,人的身体才能更有活力。”习近平主席在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工作晚宴上,进一步引申去年的比喻,强调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首要之义是反对保护主义。 “世界贸易扩大了,各国都受益;世界贸易缩小了,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要继续做全球自由贸易旗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在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发出呼吁。 贸易,是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消除贸易壁垒,实现“新鲜对流”“顺畅呼吸”,增长才能真正实现联动。这就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打通全球大市场的奇经八脉,拉紧利益纽带,巩固合作势头。 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升级换代、互联互通,俨然成为寻找和积蓄新增长动力的必由路径。 几天前的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积极倡导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开始启航,在这个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地区,贸易畅通、道路联通、文化相通的美好画卷正在展开。 16日中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落下帷幕。相较以往峰会,布里斯班峰会一大亮点,便是制定全面增长战略,确立了未来5年在现有政策水平上,二十国国内生产总值额外增长2%的目标。 那么,二十国集团如何落实全面增长战略? “重要的是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利益融合、增长联动的新局面。”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给出中国答案。 有格局,亦有路径。 ——创新发展方式、理念、政策,进行多领域结构改革,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和各种自由贸易协定做到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避免市场分割和贸易体系分化。 ——加快并切实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方案,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 …… “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同他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的发言一脉相承,即不仅寻求内部增长,而且寻找新渠道开辟新的增长点。”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卓少杰如此评价。 有路径,更有贡献。 对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中国贡献,首先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向与会领导人详细介绍中国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中国贡献,更来自于增长路径的设计和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 “未来5年,我们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这些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习近平主席的发言,为世界描绘出一个未来5年内,伸手可以触摸的未来。 这样充满增长机遇的未来图景,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的成果中,已经浓墨重彩展开。 追求合作共赢的中国发展列车,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诚邀地区和世界各国搭乘,同她一道驶往联动增长、和平繁荣的春天。 求索国际治理:规则要平等 利益要融合 雁栖湖畔,秋月皎洁。布里斯班,骄阳灼人。 时空,幻灯一般切换,水波一般连绵。 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不仅主题相似——增长与伙伴,而且两大组织中的新兴和发展中成员,平等参与国际治理,获得相应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诉求也惊人相似。 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各国利益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这是2014年下半年,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两场盛会,而两大会议的成果,处处闪动着一脉相承的中国智慧。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中国不仅为地区也将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作出重大贡献。在金融领域,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大邦者下流。参与国际治理,首先要加强接轨和深入互动。布里斯班峰会上,中国领导人的开放姿态,获得世界点赞: ——中方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定期发布石油库存数据; ——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 ——继续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对全球发展关注力度,支持和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埃博拉疫情; ——参与国际能源规则制定,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保障能源市场良好运行; ——继续推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世界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担当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主办国重任,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 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做开放市场的建设者,打造各国共同利益交汇点、互利合作新亮点,推动国际治理向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这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上的时代强音,也同样回荡在布里斯班会展中心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现场。 “把贸易摩擦的火花压下去,让繁荣发展的火焰旺起来。”“让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落地生根。”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欧洲之旅中的讲话,再次回响在世界耳际。 澳大利亚精英高等教育学院院长祝敏申认为,从全球治理层面,中国新时期外交走出了人类历史上所谓“国强必霸”的怪圈。“习近平主席在两年来的外交之旅中倡导全球各国、各区域合作共赢,这才是人类光明的未来”。 在布里斯班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应该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我们要通过这样的努力,让二十国集团走得更好更远,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