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为完善增值税制度,促进旅游业发展,经商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即日起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受理符合条件地区的备案,并及时发布纳入离境退税政策范围的地区名单和实施日期。 离境退税政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政策将对我国旅游业和产品出口带来哪些影响?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退税物品金额须达到500元人民币,退税率为11% 中国游客到境外旅游,很多人对“离境退税”并不陌生:在国外商店购买的手表、衣物等一些个人消费品,乘飞机回国时可以在当地机场办理退税。 离境退税政策,是指境外旅客在离境口岸离境时,对其在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退还增值税的政策。 谁能退税?根据财政部公告,在我国内地连续居住不超过183天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境外旅客在政策实施地区购买物品,可按规定申请增值税退税,退税率为11%。 哪些东西能退税?境外旅客申请退税,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税商店购买的退税物品金额达到500元人民币;退税物品尚未启用或消费;离境日距退税物品购买日不超过90天;所购退税物品由境外旅客本人随身携带或随行托运出境。 退税物品不包括下列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限制进出境物品表》所列的禁止、限制出境物品;退税商店销售的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物品;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物品。 离境退税均由退税代理机构统一办理,退税币种为人民币 离境退税怎么办?“无论是本地购物本地离境,还是本地购物异地离境,离境退税均由退税代理机构统一办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退税代理机构设在办理境外旅客离境手续的离境口岸隔离区内。境外旅客在退税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后,需要申请退税的,应当向退税商店索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 境外旅客凭护照等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海关验核签章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申请单、退税物品销售发票向退税代理机构申请办理增值税退税。退税代理机构对相关信息审核无误后,为境外旅客办理增值税退税,并先行垫付退税资金。退税代理机构可在增值税退税款中扣减必要的退税手续费。 退税币种为人民币。退税方式包括现金退税和银行转账退税两种方式。退税额未超过10000元的,可自行选择退税方式;退税额超过10000元的,以银行转账方式退税。 谁能做退税代理?选择退税代理机构,由省级税务部门会同财政、海关等相关部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竞争机制。 哪些能成为退税商店?退税商店的具体条件由国家税务总局商财政部制定,符合条件的商店报经省级税务部门备案即可。 退税物品范围扩大,拓宽产品出口渠道 “离境退税是国际惯例,以前我们只是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这一政策在全国实施,将促进我国增值税制度与国际接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表示,对境外旅客来说,退税将提升在中国旅游购物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促进我国特色商品的出口。 为探索建立离境退税制度,我国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海南开展了离境退税政策试点。4年试点的实践证明,在海南实施的离境退税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已经成熟,具备了在全国范围推广的条件。此次财政部印发的《公告》,就是在海南试点政策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后出台的。 与海南试点政策相比,此次将在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实施的离境退税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扩大了离境口岸范围,在航空口岸的基础上,新增了水运口岸和陆地口岸。二是扩大了退税物品范围,将海南试点时的正面列举方式调整为负面清单方式,退税物品范围由21类物品扩大到除禁止、限制出境和增值税免税物品外的所有物品。三是降低了起退点,由800元下调至500元。 “离境退税政策的全面实施,也是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体现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以前我国产品出口主要是企业货物出口这个渠道,国家出口退税也是针对企业的。现在境外旅客在中国购物带到国外,也可以享受退税,等于拓宽了我国产品出口的渠道,体现了税制的统一与公平。同时,旅游服务与货物出口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也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起到积极作用。(记者 李丽辉) |
相关阅读:
- [ 01-17]中国全面实施离境退税政策 退税率为11%
- [ 01-01]李克强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助外贸攀登价值链更高阶
- [ 09-25]新加坡发生退税欺诈案 六名嫌疑人被起诉
- [ 08-27]境外购物退税三大误区
- [ 08-27]揭秘境外购物退税三大误区 四种退税方式大比拼
- [ 08-14]中国官方决定9月1日起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
- [ 04-30]李克强:加快出口退税进度 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 [ 04-09]税务总局:逾期未办理的出口退税可延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