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人民日报:财政补贴不能成企业的“偏饭”

2015-03-16 07:16:4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分享到:

  徐 骏绘(人民视觉)

■财政资金应帮助一些成长中的新兴企业完成转型升级,而对于那些没有实质性经营的企业和产能过剩的行业,就应当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金配置。

■增加财政补贴评审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和寻租现象;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及时评价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实现信息共享,打破区域分配补贴资金

财政补贴成为上市公司保壳的“救命稻草”,资金效果大打折扣

眼下,不少上市公司正陆续公布2014年年报。在年报披露的信息中,企业收到的政府各类专项补贴也赫然在列。补贴金额从几十万元到上亿元不等,既有国家补助、专项资金,也有地方政府给予的各种补助、补贴。有数据统计,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旬,沪深两市共有30多家企业获得地方政府补贴。

在这些获得补贴的企业中,不乏经营不善者。如天利高新发布公告称,2014年企业获得挖潜改造资金、应用技术研发专项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等10多项政府专项资金和补助,合计1217.6万元,而不久公司发布了2014年业绩预亏公告。

财政补贴资金作为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收入,无疑会抬升企业的经营业绩。更有企业因此患上了“输血依赖症”,依靠财政补贴资金而长亏不倒。近年来,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堪忧,部分上市公司已连续亏损。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壳”,地方政府连续注入专项补贴资金,才使得企业“保壳”成功。

比如,近期重庆钢铁发布公告称,收到搬迁奖励8亿元和财政贴息1.33亿元,在获得这些补贴后,企业才得以扭亏为盈,实现营业利润5000万元左右。实际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已亏损15.82亿元,加之2013年企业实际亏损,连续两年亏损后,企业将被处以退市风险警示。此时,补贴资金及时解困,让企业避免了退市风险。

“不仅是对上市公司,财政补贴对其他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因为上市公司信息公开,公众还能知晓,而对其他企业的补贴更是一笔糊涂账。”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说,规模巨大的补贴资金流入企业,实际效果却打了折扣。一些上市公司靠财政补

贴 “输血”生存,“造血”机制却没形成;一些新能源和新兴产业企业得到财政补助,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技术进步。这样既损害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打乱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又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