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冷内热”】 南丹麦大学教授芬恩·劳尔森在演讲中坦言,“一带一路”对他来说是个新概念,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他甚至“谷歌了一下”才了解其确切含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概念在一些北欧国家受到的关注不高。 同样,比利时欧洲学院的的门镜教授注意到,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如今似乎处于某种“外冷内热”的状态。用百度搜索“一带一路”可以得到120万条相关报道,而在欧盟内部,这一倡议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她举例说,欧盟机构眼下并没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官方报告和分析,也几乎没召开过“一带一路”主题的学术会议和讨论会。 据门镜观察,欧盟及其成员国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和看法有所不同。由于“一带一路”涉及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对接,欧盟成员国相对积极主动,而作为政策协调者的欧盟并没有太多动作。如果欧洲能看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切实利益,自然会积极回应。 门镜建议,今后应该多举办“一带一路”主题国际会议,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事,更需要获得世界的理解和共鸣。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理哈德·格里菲思则认为,中国和欧洲已经就“一带一路”形成某种默契,例证之一就是中欧峰会后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 格里菲思说,这份联合声明里有“硬货”,确认了双方对彼此的重大倡议兴趣浓厚,支持“一带一路”和欧洲投资计划的对接,还决定在今年9月举行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上探讨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等。 【区域融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詹姆斯·雷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的新模式、新战略,“令人激动”。尽管如今全球有欧盟和非盟这样的区域组织,但缺乏一个“泛亚洲联盟”。他认为,经由“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项倡议,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区域融合,加强亚洲与世界的联系。 同时,中国落实外交政策的效率之高让他颇为惊讶。他说,中国两年前提出筹建亚投行,一年前进入多边筹备,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在美国,推出类似的重大外交政策可能要花数十年时间。他认为,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犯下一个“战略错误”,延误了自身的发展机遇。 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戴维·肖认为,如今的世界格局更多不是由政府而是由超政府的治理机制决定。我们讨论“一带一路”时,其实是在讨论一种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社会、文化的全球治理机制。在他看来,“一带一路”今后更多涉及私营部门的作为,而不仅仅是政府行为。 肖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丝绸之路形象,打造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和贸易合作,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韩梁)(新华社特稿) |
相关阅读:
- [ 07-22]我省鼓励高校增设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急需紧缺专业
- [ 07-22]故宫新设书画等六大研究所 将办“一带一路”巡展
- [ 07-20]王一鸣: “一带一路”沿线成为中企投资重点
- [ 07-20]陈雨露:“一带一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 [ 07-20]曾俊华:香港须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