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借市场之手推“中国制造”技术升级
2015-11-19 07:0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李晓喻)工业低迷,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国官方决定用市场之手,推动传统行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工作。会议明确,要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启动一批重大技术升级改造工程。 11月4日,李克强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短短两周内两次提出加快技术改造,既是为稳定工业和经济增长,也有为“中国制造”培育竞争新优势的考虑。 2015年以来,曾经高歌猛进的“中国制造”陷入低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季走低,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持续缩水。截至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4个月同比下降,显示产能过剩依然严重。轻工、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受到的冲击尤其显著。 在此情况下,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支持这四大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能效等水平,降低成本,对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和中国经济而言无疑是一项利好。 “传统行业低迷不是社会不需要,而是因为发展层次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此情况下,对钢铁等老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水平。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有利于短期内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而拥有技术优势的外企也将从中受益。目前,西门子等不少外企都计划与中国企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大合作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官方此举并非只为短期“救急”,而是着眼于工业的长足进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工业如今已走到了要提升质量和技术水平,而非扩张产量的阶段。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目前制造业的主要问题是先进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薄弱,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缺乏,高精尖产品和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不足。 不解决这些短板,中国将难以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王海滨对中新社记者直言,中国企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升级,“如何跟国外的同行竞争是个严重的问题”。 如果考虑到民众连马桶盖这类日常用品都要到海外抢购的事实,用技术升级“中国制造”更显刻不容缓。 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建立支持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 李克强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技术改造升级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提出了多项举措,不少与制度建设有关。如简化前期手续,推动并联审批;发布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指导目录,编制年度重点技改升级项目导向计划;健全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激励机制,鼓励采用“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 在李义平看来,中国企业技术升级之所以多年未见明显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致使“过剩产能退不下去,技术升级升不上来”。因此,真正的长效机制就在于依靠市场的力量,让有市场有能力的企业去摸索适合自身的技改升级道路。提出技术改造“以市场为导向”,意味着摸准了长效机制建设的方向。(完) |
相关阅读:
- [ 11-18]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决定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 11-18]李克强: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压缩办事人员自由裁量权
- [ 11-18]马来西亚华人:李克强访马将全面提升两国友好关系
- [ 11-18]李克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科学编制“十三五”
- [ 11-17]李克强:科学编制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