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扶贫工作纪实
2015-11-28 18:34:2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海燕 刘宝琴 |
分享到:
|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电题: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心扶贫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 历史的潮流总是奔涌向前, 伟大的事业犹须披荆斩棘。 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次迎来命运接续的关键时点-- 回顾过往,用30余年时间让7亿多人快速摆脱了贫困,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中国奇迹”举世瞩目; 展望未来,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将首次告别绝对贫困。 让全体中国人民迈入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握全球大势,注重顶层设计,创新扶贫举措,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稳步前进。 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对各类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2012年12月29日,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44天的习近平,在元旦前夕来到了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这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崇高使命-- 贫穷,人类社会的顽疾,与文明发展相伴相生。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地区受多种因素制约,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众多。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考察时说。 “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以后,国内考察的第一站是改革前沿深圳,第二站就是革命老区河北省阜平县,专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体现出党中央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放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扶贫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认为。 这是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和村民们一同辛苦劳作,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能够好一些的愿望,一直根植在他的心中。 上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建宁德地区担任地委书记。当时的宁德还十分贫困,习近平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提出摆脱贫困首先要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推行“四下基层”作风、强调“弱鸟先飞”意识、提倡“滴水穿石”精神……在宁德工作期间结集而成的《摆脱贫困》一书,凝聚着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种种探索实践。 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习近平又对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倾注了大量心血。配合宁夏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从福建沿海选出8个较发达的市县区与宁夏8个贫困县结对子帮扶、扩大两省区企业间合作交流……如今,闽宁对口援助已成为塞上江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跨越40多年的人生历程,从一个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领航者,习近平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开发事业。 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国内的历次考察可以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有7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 从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大雪封山的云南鲁甸地震灾区,到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3年来,总书记访真贫、看真贫,千山万水、风雪兼程,以不懈的脚步丈量着中国的每一寸贫困角落。 “我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细心人注意到,每到岁末年初,总书记总会出现在祖国最贫困的角落,询饥饱、问冷暖、恤困苦;公务再繁忙,也会抽出空来给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回信,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即便是在海外出席国际活动,演讲中依旧挂念国内的贫困人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也纷纷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共谋扶贫大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决策部署下,经过不懈努力,“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2011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总量。 贫困人口收入明显提高。新世纪以来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的65.3%。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全国农村5000余万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片区农村学生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等“特惠”政策陆续实施,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自然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比例达到90%左右。近4年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新建农村公路124.12万公里,长度几乎相当于北京到上海500个来回。到今年底,除西藏外的西部地区80%建制村有望通上沥青(水泥)路。位于青海玉树、果洛高海拔地区的最后3.98万无电人口,今年将全部用上电。 “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绩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曾任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的罗兰德说。 这是一种清醒和自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开发要增强紧迫感,真抓实干,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是短短一瞬,而在中华民族扶贫征程中,将是十分关键的时点。 “现在,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只有五、六年了,但困难地区、困难群众还为数不少,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面对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的众多学员,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动员。 在新起点上推动扶贫开发,犹如珠峰登顶,每前进一分,难度就增添十分。 未来5年,面对的是日益严峻的减贫局面-- 目前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很多贫困地区属于历史极贫地区,改变面貌非一日之功,实现脱贫致富任重道远;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对减贫的边际效应逐年递减。同样的投入和方法,难以取得与过去相同的“产出”。 未来5年,将承受日益紧缩的时间压力-- 从2015年到2020年,要在5年多时间减贫7000多万人,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170万人,平均每月减贫100万人; 如果按过去30多年年均减贫600多万人的速度计算,7000多万人脱贫需要11年,意味着到2025年才能实现目标。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扶贫开发形势做出清醒而冷静的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 面对复杂形势,党中央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动员和部署力度。 翻开总书记今年以来的国内调研行程,扶贫开发工作成为贯穿全年的一大主题:年初第一站在云南民族地区考察扶贫。不到一个月又来到陕西延安,慰问老区群众。6月,他赴贵州专门就扶贫开发工作召开座谈会,做出重要部署。10月,他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以《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为题发表演讲…… 这是大力度、超常规的决策部署-- 在延安,他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更高要求:“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把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在贵州,他亲自带领四位政治局委员、七个省区市的党委书记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搞调研。他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座谈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 “在总书记心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