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陕西一县长广场问政被质问 有人曝干部贪污曾被阻

2015-12-11 07:03:39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辣味不减,参与度更高

“不速之客”被请回

“我是城关镇居民刘宝林,土生土长的西街人。政府推动西街棚改,我们支持。拆迁公告出来半个月,我就签了合同搬离了。但是,请大家往左看!”

第十场广场问政现场,自由提问环节一开始,57岁的刘老汉就抢过了话筒,大手向左边一挥,表情严肃,声调高亢,情绪颇有些激动: “老西街如今已经是一片瓦砾堆,街坊邻居们现在都是自己掏钱在外面租房住,但补偿款却迟迟没有给我们。我就想问,这钱啥时候能到位?”

刘老汉放了“头炮”,与以往广场问政一样,火药味十足。

随着他的手势望去,距离广场问政现场不到200米,就是商南县老西街棚户区,也是曾经的城市“伤疤”。

分管城建的副县长正准备起身作答,崔华锋抢先接过了话筒:“请您放心,拆迁涉及的1330户群众,补偿款一定会尽快全部发放到位。按照工期规划,11月底将完成拆迁,12月底前就将动工建设,保证群众顺利回迁。”

当天问政活动结束后,崔华锋向记者解释了他的举动。“本来第一个问题可以由分管城建副县长作答,但西街棚改涉及1330户群众,是当前头等民生大事,也十分敏感,几乎每场广场问政都会有群众提出涉及西街拆迁的诉求,作为县长,我有必要站出来向群众做出公开承诺。”

崔华锋说,通过广场问政,既让群众指出了问题、表达了诉求、发泄了怨气,又借这个平台发现了不足、宣讲了政策、安稳了人心,“一举多得”。

问政现场,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提问环节,一名群众试图反映问题时,却被旁边的人频频阻拦,后来更是被“请”出了会场。看到这一幕,崔华锋打断了活动,拿起话筒:“不要拦,让他说!”

只见这名群众回到现场,站在观众席的最前方,大声道:“我在这里实名举报个别干部在低保发放、移民搬迁等项目上涉嫌贪污!”他扭过身:“刚才有人不让我提问,还把我拉到一边,我不听,大家看,我的衣服都被扯坏了。”

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崔华锋也站了起来:“首先,我们向刚才发生的事情道歉。同时,欢迎大家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会后,我们就成立工作组,对您举报的情况展开调查,如果属实,绝不姑息!”

扩大覆盖,向基层延伸

还需真正问效问责

从午后日头高照到傍晚暮色低垂,这次广场问政持续了将近3个小时,十余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现场群众提问,问题大多“很不客气”。

“对我们成绩的评定,只有群众说了算。”结束时,崔华锋站起来拿着话筒表态,“广场问政将一直搞下去,保证群众提出的监督意见,件件有着落。”

记者从商南县广场问政办了解到,当地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发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等突出问题,原则上县上每季度开展一次大型广场问政活动,镇(办)每年开展2次集中问政,村(社区)每年开展一次专题问政。问政对象主要根据全县重要工作节点、重大项目建设、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人大政协对相关职能部门年度评议的结果等方面确定。

对于近年来各地推行的电视问政、现场问政等形式,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认为,这类做法在完善群众监督、推动政府履职尽责、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等方面效果明显,同时也存在不足。首先,问政不能流于形式,如何建立规范的问效问责工作制度,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及时加以整改落实,并将反馈结果向社会公布,既是保证政府公信力的必要举措,也是维护问政机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其次,从各地现场问政等形式来看,被动式揭露问题、表达诉求居多,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发掘,既然是问政,那么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重大事项等,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是否也可以让百姓“问一问”?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问政“雨过地皮湿”,商南县考核办将广场问政活动列入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严格实行奖惩兑现。对问政工作落实不力、群众测评不满意的,按照“一问政、二问效、三问责”的程序,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直至免职。

为扩大覆盖面,商南县问政活动从去年以来也在逐步向镇村基层拓展,被问政对象由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向股室负责人延伸、由各镇主要领导向村组干部延伸。来自当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至今,商南县开展广场问政、百姓问政、机关问政、电视问政共198场次,接受问政部门、镇(办)领导594人次,参与群众12.2万人次,承诺事项732项,兑现承诺695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