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尴尬:政策虽出台 平台对接仍欠缺

2015-12-25 13:24:00 高柱 李娜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26年前,川籍农民庞厚飞临行前跪在重病在榻的父亲身边,发誓定要靠双手闯出一番事业,赚不到1万元钱,绝不回家;26年后的今天,庞厚飞拥有一家员工近400人的毛绒玩具公司,资产不止千万元,却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流浪汉”,有家不敢回……

今年以来,国务院首次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新动能”,纳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中统筹考虑,随之,全国各地掀起了“归雁经济”发展热潮,大批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所积累的农民工陆续走上回乡创业之路。据四川省农劳办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11月,四川省共有4.2万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但对比该省千万基数农民工总量而言,回“巢”者仍占较小比例,更多如庞厚飞般有实力的川籍农民工企业家选择对此持观望态度,不敢轻易动身。

缘何如此?《工人日报》记者试图在采访中寻找答案。

一肚苦楚成抱负

愿以余生献家乡

庞厚飞是四川泸州人,祖辈务农,1989年初中毕业后,面对家庭困顿窘境,他和同村的几位大哥只带了简单行囊,远赴广东东莞谋生路,发誓一定要摘掉穷帽子,那一年他17岁。初到陌生之地,帮农户种菜,只能在山里窝着;做建筑工,只供饭不给工钱。找不到正经工作,就办不了暂住证,作为非法流动人员一旦被抓就要收容3个月,于是四处流窜,爬过草地、睡过桥洞。

“那时候出来打工都这样,什么苦都得吃,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活下去。”为了改变现状,庞厚飞拿出180元的全部家当,在中介的帮助下成为一家韩资企业缝纫培训工,由于勤奋好学,他很快成为生产线组长,到1996年已成为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此后他又在日资、台资和欧洲一些跨国公司任职,期间自费完成了大学函授课程。在经验和财富得到一定积累后,200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毛绒玩具公司,并不断发展壮大。

在外奔波20多年,庞厚飞说自己看起来成功,其实还是失败的人。“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都是缺位,我就像个流浪者一样始终在外漂,总不能活一辈子只学会了赚钱。”如今,庞厚飞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在当下国家鼓励发展“归雁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他说自己很想回家发展,为家乡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带动一批父老乡亲致富,然而真正要下这个决定时,反而又有了犹豫。

回不来、离不开

两头尴尬“踩空”

“回不来,也离不开。”庞厚飞向《工人日报》记者解释了他所面临的两难尴尬。对家乡,想回却回不去,因为自己的事业、团队、人脉、资源全部都在东莞,离家20余年,对于家乡的人、事、环境已是十分陌生,此外团队组织也是很大的问题,在社保等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方面无法实现跨省接续转移的现状下,想要把已经磨合成熟的团队全部拉回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若要一切归零、重头来过,人到中年的自己不知还能否承受。

对于东莞,则是融不进却也离不开,父母、妻儿都在老家,不管生活多么富足,在东莞也会觉得是客,特别是之前在政策吃紧情况下,即便是纳税大户,他也没能真正成为东莞人,如今孩子已经上大学,落户对他失去了吸引力,能不能在户籍上“转正”已不那么重要,然而由于多年打拼的事业在那里,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两袖清风地甩手走人。

同样在东莞打拼多年的唐中平也面临庞厚飞的纠结与苦楚。“很想回家,但总觉得两眼摸黑,回家后怎么发展都是懵的。”唐中平是四川达州达县人,2014年有了创业念头后,几经犹豫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制刷公司落在了东莞,“能够回乡发展自然是最好的,可是对家乡政策方面了解很少,创业环境也不熟悉,不敢冒风险。”唐中平说,他们这群上世纪80年代末出来打拼的农民工,如今有相当部分成长起来,具备创业的综合实力,但现状却是“生在四川,活在他乡;根在四川,事业在远方”,虽然心念家乡,为了赚钱却只能习惯眼下这种自由的不受控状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