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2016首访为中东和平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2016-01-19 10:33:3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三) 约旦学者萨米尔·艾哈迈德在《文明的追溯》一书中写道:和平崛起的中国蕴藏着宝贵经验,中国梦可供世界分享。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让中东国家深感振奋。沙特《阿拉伯新闻报》提出,中东国家应该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向东看”。人们注意到,这样的观点在中东地区日渐成为主流。 当中东各国政府纷纷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中国发展战略对接,当中东各国人民普遍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搭便车论”“赚钱机器论”“资源掠夺论”等论调也不时在西方媒体和政坛出现。 “被行动证明的语言是最有力的语言。”这句阿拉伯谚语道出了把握中国同中东国家关系的真谛。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阐述双方“一带一路”合作前景,强调以“1 2 3”合作格局为顶层设计,为双方合作早期收获项目注入政治动力。两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同埃及、伊拉克、阿联酋、土耳其、约旦等中东国家领导人在各个不同场合共商双边关系发展时,“一带一路”受到高度重视,成为规划合作的优先领域。 “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中国和中东国家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阿拉比这样告诉记者: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会使所有阿拉伯国家受益,阿拉伯国家联盟愿同中国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 发展同中东国家务实合作的同时,中国也在为解决地区政治、安全等领域的棘手问题展开积极行动。 为推动解决巴以争端这个老大难问题,2013年夏天,中国邀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相继访华,提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始终出以公心,坚持止暴促谈,通过政治渠道解决危机;2013年底,在印度洋执行护航任务的护卫舰盐城舰北上地中海,与俄罗斯等国军舰一起为联合国海外销毁叙利亚化武行动护航;伊朗核问题谈判过程中,中国主张坚持政治解决方向,每逢谈判陷入困境,中国通过积极斡旋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有学者分析指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与中东事务时坚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不存在合法性赤字。与此同时,中国同中东各方均无矛盾,更加注重事情客观真相,更多考虑冲突当事方感受,注重平衡与折衷。中东国家普遍对中国参与冲突治理持欢迎态度并寄予厚望。 “中国是一个大国,正在做一个大国应该做的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四) 在中国中东外交长卷中,有两个历史场景令人难忘。 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里有大阿訇担任宗教事务顾问,有回族教授担任译员。时任埃及总统纳赛尔的解读是:精心安排阿语翻译之举,是中国政府对他本人、对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对伊斯兰教信仰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危急时刻,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访华。中国外长会谈时坦承,虽然中国与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友好国家,但中国在具体问题上坚持客观公正立场,坚决反对入侵之举。 尊重带来亲近,公正培育信任。尊重和公正,是中国中东政策的底色,也是中国在这一地区走出一条全新大国之路、打破“中东是大国坟墓”这一魔咒的关键所在。 在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流派重要人物汉斯·摩根索看来,掌握非同寻常影响力的大国运用权力时懂得克制,是一种最高贵的美德。然而,不损害地区稳定发展这一天经地义的底线,却被西方大国一再突破。推崇大破大立的“创造性动荡论”,危言耸听的“文明冲突论”,居高临下的“民主改造论”……西方国家打着种种旗号干预中东事务,给中东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无一不让自己深陷战略泥沼。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中国在处理同中东国家关系时,牢记“为”与“不为”之间的辩证法,行动出发点由道义支撑,具体政策立足现实,为最终发挥正向作用提供了保障。有人曾作出如下对比:西方渲染所谓“中东民主赤字”,中国注重中东在“民生治理”上的根本性需求;西方倚重“激进式手段”,不惜搞边缘政策,中国提倡“渐进式改革”,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西方力推“强制型”方式,不惜动用武力搞政权更迭,中国追求“协商对话”,坚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沙特前国王阿卜杜拉曾动情地说:“中国是一个亲密友好的国家,因为她总是同真理与正义站在一起。” (五) 没有哪个大国靠“搭便车”实现梦想,也没有哪个大国不作为就能获得感召力。 1999年,埃及《金字塔报》董事长伊卜拉欣·纳菲尼在《中国——20世纪末的奇迹》一书中,用大量数据和翔实材料向中东读者介绍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发出“抓住中国机遇”的呼声。2015年8月,该报执行总编辑曼苏尔强调,中国正在中东地区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这有助于该地区恢复稳定。 “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要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今天的中国外交更具全球视野、更有进取意识、更富开创精神。浸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为处于深度转型期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注入正能量。 “中国正在以一种特殊方式改变世界。”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同世界各国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此次中东之行是习近平主席2016年首次出访,也标志着习近平主席出访足迹实现全球覆盖。期待习近平主席对沙特、埃及、伊朗的国事访问圆满成功,期待中国外交的全球布局和精耕细作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
相关阅读:
- [ 01-19]外媒:习近平出访意义重大 有助塑造中国在中东新角色
- [ 01-19]习近平2016年首访伊朗:新年访老友不止是“点赞”
- [ 01-19]习近平离京对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进行国事访问
- [ 01-19]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关键年工作述评
- [ 01-19]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 01-19]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改关键年工作述评|漫话"四个全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