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个维度(人民要论)

2016-02-22 16:12:24 赵 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听得到”与“听得进”:构建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

话语体系不仅是话语权的展现载体,也是意识形态的外化形式。改革开放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需要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中处理好传统话语与现实实践、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构建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话语体系。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兼具时代眼光和国际视野,反映和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世界的深刻变化,调整、创新意识形态话语,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其一,调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语言和范畴,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对于一些传统宣传语言和范畴,需要重新加以梳理、解读,处理好这些范畴与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更高的范畴的关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其二,积极吸纳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充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中国风格。

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需要运用人们容易理解、可以信赖的语言,不仅要让人“听得到”,更要让人“听得进”。这需要转换话语方式,吸收大众话语,创制亲近性文本。要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在这方面,我们党的领袖人物作出了表率,如毛泽东同志的“三大法宝”“三座大山”“糖衣炮弹”等话语,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话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压舱石”与“助推器”、“钙”与“软骨病”、“打铁还需自身硬”、“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生动形象接地气、便于理解和传播的话语。这种契合大众生活的话语方式,更容易让群众听懂和信服。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