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书房夜话:深圳人的文化家园
2016-03-02 16:50:4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
在莲花山畔的深圳图书馆东南角,有一个百来平方米的地方,常常在周末夜幕降临时座无虚席,通明的灯火与求知若渴的目光相映生辉;虽然地处闹市,却让人在书香盈室中获得了沉静。这里,就是南书房。 让学术走出象牙塔 作为深圳图书馆倡导经典阅读、慢阅读的公共文化空间,南书房于2013年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正式开放。这里集中陈列了深圳图书馆精选出的文史哲类经典书籍,并定期向读者发布“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 然而,如何让这个阅读经典的空间得到更好利用,使它成为一个更开放、包容和自由的“文化空间”,成为深圳的一张“文化名片”?这是深圳图书馆负责人与深圳市社科院领导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4年,经过与诸多文化人士的反复商议筹划,一项崭新的文化系列活动——“南书房夜话”诞生了。 “南书房夜话”的定位是打造一个中小型的文化沙龙,一方面展示学术成果,让学术观点得以表达;另一方面广聚四海之言,使之成为深圳学人与公众对话的专有平台。 “我们在主题设计上尽量安排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包括国学、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等。”深圳图书馆理事、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告诉。 在这里,学术走出了象牙塔,走进了普通大众的视野。“对话”取代了单纯的讲述,成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在每期活动中,不仅有嘉宾们的对话,公众也能自由参与交流。 “比起北京上海,深圳学术界从历史积淀到队伍建设,都相对薄弱,但包括都市流行文化在内的通俗大众文化活动却非常丰富。从大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学术文化应当有一定的匹配,这对都市的文化积淀和底蕴来讲很有意义。”景海峰认为,“学术沙龙的方式更加符合市民口味,南书房地处市中心地带,人流量大,面向社会大众开放,能够让老百姓感受到学术文化的氛围。” 再现稷下之风 从2014年11月首期开讲至今,从“儒学的返本开新”讲到“儒学经典与现代阅读”,再至即将收官的“国学与诸子百家”,“南书房夜话”已经成功举办了3季,共计28期,先后有29名嘉宾在南书房开讲,并获得当地媒体的广泛报道。两年时间,每月两期的活动与市民们不见不散,这里不但常常可以见到一批忠实读者的“老面孔”,还迎来一批又一批带着求知欲的“新面孔”。在南书房不算大的空间里,有些听众站着听完两小时的内容。 回顾“南书房夜话”举办至今的历程,景海峰感到欣慰:“这么多期活动办下来,积累了一批热心的听众,从一开始的好奇到接受,再到痴迷,这对我们来讲是动力。” “在中国学术文化的轴心期,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有力地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形成。只有在学术交流充分、平台空间开放的环境中,思想观点和学术流派才有望诞生,这也是我们对‘南书房夜话’和深圳学术寄予的期待。”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说。 思想文化的繁盛,离不开对话与辩论。立足学术人士的学科背景,“南书房夜话”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深圳实际,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学者与大众的融合,力求能够多角度呈现出“全球视野,民族立场,时代精神,深圳表达”。广厦细旃,从容论道,听君酣舌战,一雨快西风。夜幕和星辉下,这一幕正在南书房上演。 聆听“温润之声” 谈儒学,谈老庄,谈佛教,谈古典文学,每一季的主题都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之所以选择传统文化作为话题内容,主办方用意深远。特区成立35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然而,物质层面越来越发达,就越需要精神内在的支持和反哺。“现代文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面对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亟须从传统文明中获得启示和帮助。”后院读书会创始人、文化学者王绍培说。 王绍培还认为,在这个脚步匆匆的时代应当提倡“温润的声音”。“温润”是君子的品质,以君子温润的言行来进行对话和交流,如同魏晋名士聚而论道的风范。这样“慢节奏”地聆听“温润之声”,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拥抱传统,为传统文化留有一席之地,让心灵和思想都能在急进向前的环境中得到传统文化的反哺,从而得以停驻,得以思考。唯有这样,才能让个人乃至整个社会走得更远。 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早已成长为一座文化先锋之城,连续25年人均购书量第一,持图书证读者数量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全国领先,文化创意、动漫产业的领先和繁荣都印证了这一点。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作为读者之一,曾时常在图书馆亲历遍寻座位而不得的情况,也曾为读者们在夜幕降临后仍手不释卷的图景而动容。求知、求真已融入深圳这座城市的骨血,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而书香盈室的南书房,正是为深圳学人提供养分、发扬求知求真之风的一方天地。(光明网 党文婷 严圣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