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胜波:中国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已与美俄比肩
2016-03-03 16:34:06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海燕 陈晖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屈婷 刘伟)全国政协委员、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董胜波说,经过17年的项目研究,中国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各项技术指标完全可以与美俄比肩。 在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的三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微波雷达如今变得更小、更轻、寿命更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单位自主研制的微波雷达安装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微波应答机安装在天宫二号上,用于两个航天器之间相对位置、姿态的精确测量,引导两个航天器最终实现交会对接。 “如果说,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是一对太空恋人,那么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就是促成太空之吻的眼睛。”董胜波笑着说。 据介绍,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雷达项目从1999年立项,在原来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开始自主研发,不断的提高测量精度,开展小型化、低功耗改进,全面适应不同交会对接任务的需求。“中国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 董胜波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载人航天非常核心的关键技术。“我们产品的技术和精度已经可以和美俄等空间大国比肩。” 据介绍,新一代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实现了小型化、低功耗,并增强了抗单粒子翻转能力和使用寿命。 “重量是神十雷达的一半,体积是以前的三分之一。”董胜波说,轻量化对载人航天非常重要,意味着更节能,留出质量和空间给有效负载。而低功耗可以让雷达工作的更久、更可靠,“这会在探月和火星探测上发挥更大作用”。 这位空间雷达专家也是科幻电影迷。他用好莱坞电影《星际穿越》举例,电影中飞船和太空“环”的对接惊心动魄,实际上雷达制导的空间交会对接是“非常平静”的。“雷达作为空间飞行器的眼睛,测量精度能达到厘米级的精度。”董胜波说。 据介绍,这双“眼睛”分别装备在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对接口附近,整个立在舱外。它的核心部件是天线和处理器。对于大家担心的“会不会被太空垃圾和小流星击中”,董胜波表示,还有卫星预警保护,“请放心,很安全”。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看见”对方,并通过数据分析,为飞船调整位置和姿态不断提供准确的信息,最终实现高精度对接。 未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将应用于空间站的建设中,精确指引空间站各个实验舱的对接,对微波雷达的性能和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还将应用于神舟飞船、天舟飞船与空间站的多次对接任务中,对未来空间站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万无一失。 令人欣喜的是,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研制团队有21人,80后占到85%以上,平均年龄为31岁,“他们代表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董胜波说。 “太空补给、旅行不是梦想。”对于好莱坞电影最近频频示好“天宫”,董胜波说,从技术上各国的航天系统是可以共享的,“希望人类有一天能共享太空科技成就”。 |
相关阅读:
- [ 03-03]政协新闻发布会侧记:今年到处都是“杆儿”
- [ 03-03]网络记者走向前台 首次在政协大会新闻发布会提问
- [ 03-03]尼日利亚记者政协发布会提问背后
- [ 03-03]政协发言人谈媒体经历:媒体与官员在博弈中相互提高
- [ 03-03]政协首场新闻发布会的“故事”与“约定”
- [ 03-03]政协大会发言人首秀 “调研”“协商”成高频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