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情民意 人民政协求取改革最大公约数
2016-03-03 20:08:02 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注重问题导向,强化民主监督职能。 人民政协是民主监督发挥功效的重要平台,是把民主监督的效果落实到生活的重要途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认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它是参加中国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 既然要监督,那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监督,注重问题导向至关重要。问题导向能够反映一定程度上的社会意愿以及诉求,必须引起重视。显然,强化民主监督的职能就必须看准问题导向,做好具体问题的监督,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切不可弄得关注的问题不得解决法,监督的问题久无问津人。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开展监督有计划、有题目、有载体、有成效的要求,针对重大改革举措落实和群众关切,要坚持调研、协商、监督的有机结合,深入到一线摸准情况,绝不纸上谈兵,紧盯重点追踪监督,绝不虎头蛇尾,认真负责地提出批评性、建设性意见建议,大力推动相关工作改进和政策出台。 着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根据俞正声同志的讲话,过去的一年,我们可以知道的是政协已然是在“着力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的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这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制定或修订委员履职、专委会工作、提案办理协商、委员视察考察、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10项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政协章程为核心,覆盖会议组织、经常性工作、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异,制度也需要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活力。一汪湖水,看着“圆润肥满”,若是僵化不动,照样是会化成一汪死水,终究是会死气沉沉的。到时候就真的是千牛之力猝于庸了。我们必须明白,着力制度建设不是一般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笔者认为,着力制度建设永不落伍,只能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程度性的差异,但不可改变的是制度必须逐步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完善的必要性。提出“着力制度建设”是大局观的表现,是危机感的认识,越早发现制度的瑕疵,越早解决制度的问题,让制度越完善,我们的路子也就越走越好。 |
相关阅读:
- [ 03-03]政协新闻发布会侧记:今年到处都是“杆儿”
- [ 03-03]网络记者走向前台 首次在政协大会新闻发布会提问
- [ 03-03]尼日利亚记者政协发布会提问背后
- [ 03-03]政协发言人谈媒体经历:媒体与官员在博弈中相互提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