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网友点赞五大发展理念:"协调"助力民众获得感提升

2016-03-12 15:23:34 邓浩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孙劲贞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邓浩)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9次提到“协调”一词。

“协调”,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会期间不仅是代表委员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网络上热议的高频词汇。网友纷纷为协调发展理念点赞,认为它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制胜要诀,同时也有助于民众获得感的持续提升。

点赞:协调发展助力民众获得感提升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中经论坛网友李宏剑坦言,无数社会实践证明,只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民众的获得感才能持续提升,这也是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网友“梦雨”在中国经济网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表示,对于协调发展,老百姓非常期待。政府工作还要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

解读:协调发展是建成全面小康制胜要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

在网友“寸草心”看来,协调发展正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制胜要诀。他在中经论坛同时表示,只有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发展,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中经论坛网友“夏日之冰”对于协调发展理念作出解读。他认为,“协调”就是在发展中着力解决不平衡的问题,比如城乡区域差距过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资源不均衡,等等。各种实际问题的出现是改革进程当中难以避免的现象,而“协调”就是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以保障经济社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建言:如何落实协调发展理念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时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既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关键。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9次提到“协调”一词,内容涉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简政放权、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大国外交等主要方面。

对于如何推动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网友们也纷纷发表建言。中经论坛网友“直隶巴人”表示,无论是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还是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都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协调发展,除了要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做好自己事情外,更需要加强协调合作,增强大局意识。

中经论坛网友“乐业”认为,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的发展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发展劳务经济的同时,通过积极调整,让农村经济结构变得更合理。遇到问题,政府在管好该管的事情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放管结合,提高效能,真正把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果。

中经论坛网友宋丞策就扶贫攻坚问题建言称,必须抓住精准扶贫这个关键,从而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此,需要干部扎实深入基层洞察民情,深入实践了解民众疾苦,唯真求实,才能精准开展扶贫工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