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新华日报》。 文明祭扫,让清明风清气明 又是一年青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时节,国民怀着诚挚的感情,缅怀祖先,记取先祖的辛苦,缅怀前辈的功德,寄托后人的哀思,这充分表达了国人感恩思源、立德树人的优秀文化传承。在本世纪初,清明节被确定成国家法定日,这既体现了尊重传统文化,弘扬优良传统,也促进了社会文明新风,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年年清明祭奠,在“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的宣传熏陶下,全国各地显现多种积极向上的祭奠方式,诸如网上祭扫、社区公祭、放飞祭奠、集体公祭等现代祭扫方式,引导民众采取植树、献花等健康环保形式祭扫,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陋。文明祭扫值得肯定。 然而,我们在提倡文明祭扫,传承文化的同时,却依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陋习隐患,比如某些祭奠方式,喜欢滋长攀比歪风,有的还把庄重的祭祀变成丑态百出的封建迷信活动。蒙昧祭祀屡禁不止,祭扫乱象屡见报端,不少公墓管理机构争相推出一两千元的祭祀物品“套餐”;也有公墓机构借机进行豪华墓地展销;还有祭祀者竟将现代娱乐夜生活复制到祭奠仪式中,称让祖上也“潇洒快乐”一回……可谓花样百出,不一而足。 显然,这些陋习有悖于文明社会内容,成为价值沦陷和道德弥散的输出源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到一个时代,小到一个家庭,事实足以佐证成由勤俭破由奢的实践真理。父母在世时,经常教导子女勤俭持家,弃恶扬善,子女给父母购买奢侈衣物,父母往往总会叮嘱别乱花钱,其实,这也映射出广大父母的共同心愿,正如《常回家看看》歌曲里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图个平平安安。但祭扫中的各种奢侈攀比、盲目跟风,上坟的封建迷信活动,烧纸燃及山林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种种行为弊端明显违背先祖意愿,摈弃理性而追逐商业模式下的畸形风气,实不应该。 民谚说得好,“活着不孝,死了乱叫”。一个人如果不能好好孝顺赡养老人,等老人谢世之后,祭奠办得再花哨,搞得再大也毫无意义。如果按逻辑辩证,把民谚换个说法,应是活着要孝,死了更要理性。清明祭扫的非理性行为,显而易见地和“孝”的人文涵义南辕北辙。“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人的经验明晰告知后人,要珍惜眼前,尊老爱老,能让老人多一天快乐和幸福,便是最大的孝顺。祭扫陋习愈演愈烈,愈演愈怪,越是让扫墓的原始本意消失殆尽。 其实,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是我国农耕时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节日,后来它融进了祭祀祖先、怀念故人、种植树木等内容,既有原始信仰和后土崇拜等内容,又有灵魂崇拜和农耕生产等内容。民谚中“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既是提醒人们合理安排农时,不忘尊重自然,不忘尊重他人,又是提醒人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如果清明仅仅被理解为去扫墓祭祖,那节日的实际意义实在是被消解。因为,清明节的主体内容并不仅仅是去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春日活动,踏青、郊游、种植、交友、放风筝、讴歌春天、尽情欢乐,也应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文化主体。 要消散清明祭扫陋习,就要从观念上持续更新迭代。近年来,通过政策的大力实施和不懈的宣传推广,绿色树葬从“零”到“多”,有力证明只要重新认识殡葬文化,就能产生更多绿色生态之举,同样,清明节日蕴涵若被重新解读,文明之举也将越来越多。清明期间,人们可以走进陵园去悼念故人,祭祀先祖先烈;当然也可以利用春耕春种大好时节,去种树植竹,通过栽桑养绿,把清明追思化作故土荫绿。如果能让亲人先祖的陵墓前多一点绿色,又能少一些烟扰,既提高了大地绿化,又寄托了殷情哀思,两全其美之事,岂不是更好?!(钱江) 钱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委网信办特约评论员。已发表文学、评论等百余万字。专注于新闻评论、媒介传播、舆情分析和互联网运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