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高速部分路段采用胶粉改沥青铺设而成 天津北方网讯:“供给侧”改革是2016年的热词,做好“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变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因此发展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为了此次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天津,有这样一家“小巨人”企业,他们在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不仅将废旧轮胎变成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更是走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循环发展之路。 开车行驶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上,车轮一圈圈压过平整的马路,前沿新闻记者体会着公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但你可能想不到,车轮下224公里的道路竟是用360万条轮胎通过胶粉改性沥青技术铺设而成的。 胶粉改性沥青这样的技术国内外都有,但是让胶粉和沥青能够更高比例融合、延长储存时间的只有“海泰环保”。通过独一无二的技术,海泰环保科技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先行试点,在各个区域都建立起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来改变过去企业只生产产品,等待销售这样的局面。而是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产品。 放眼全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旧轮胎的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了解,现在我国废旧轮胎的年产生量已达到3亿多条,重量达1000多万吨,这种橡胶固体废弃物永远不会自行降解消失。 轮胎在汽车上使用两年就会报废,但是报废的轮胎本身含有橡胶、纤维、钢丝等材质,这些材质本身的寿命长达100年。相差98年的使用寿命,竟让轮胎的多种材质早早夭折。轮胎报废了无处焚身,材质早亡实在浪费。那么如何才能把报废轮胎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呢? 轮胎再循环利用生产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轮胎主要材料是胶粉、纤维和钢丝。在生产过程中透过物理的研磨,把它变成胶粉。透过风选的方法,把纤维提炼出来。透过磁选的方法,把钢丝提炼出来。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会产生三废,透过技术手段把胶粉从轮胎中分解出来,而胶粉应用最广的就是用于修建公路。” 据介绍,利用废轮胎替代SBS、SBR等合成橡胶铺筑高等级公路建设,既能提高路用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成本,节约建设资金,这是目前我国公路行业节能环保、废轮胎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 前沿新闻记者望着脚下的路,不禁疑问,用废旧轮胎铺马路,体现科技水平的技术核心点在哪里? 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胶粉改性沥青既保持了沥青原有的力学性质,又赋予了沥青高分子橡胶材料的弹性及可塑性,使沥青的黏附性、感温性及耐久抗疲劳等性能获得较大改善,用它与石子混合就铺成了公路。但是技术难题也在这里。” 胶粉改性沥青施工现场 顺驰桥下施工现场 所谓的技术难题一方面是胶粉改性沥青混料的储存时长,另一方面就是胶粉与沥青的混合比例,通常为了保持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动性,胶粉添加量要控制在18%以下。据介绍,国外胶粉改性沥青可以储存8小时,胶粉添加量在18%左右。而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使得胶粉改性沥青储存时长达到3个月以上,添加量达到30%到50%,并且能够提升沥青与石子的搅拌比例,降低油石比,从而改进性能、降低成本。 “实际上,除了报废轮胎再循环利用外,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还有上百项专利技术对应于目标材料,比如废家电、废塑料、废地毯,都能有效的利用到公路上。目标是要把城市的固废物合理的转变成绿色材料。”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强说,“今年我们正在研究废旧轮胎和水泥融合,这两种东西需要水溶性处理,所以科技含量也是比较高,难点在于把水泥做结构性改造,变成空心的结构,适用于桥梁、铁轨轨枕构造。” 唐津高速胶粉改性沥青铺设现场 面对市场发展优胜劣汰,海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选择了技术创新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通过废物循环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如今,已经将轮胎改性沥青应用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高速224公里改扩建工程”、空客A320大件运输通道、唐津高速公路等累计4000多公里公路工程。 天津市城市经济所所长蔡玉胜说:“国家采取政策解决企业结构性问题,企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用创新去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对于循环经济发展来说,这样的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不仅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也在注重节能环保,能够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赢。” (前沿新闻记者李鑫) |
相关阅读:
- [ 03-27]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石狮县域经济转型路径
- [ 03-17]着力营造供给侧改革中的安全环境
- [ 03-15]卜昌森:供给侧改革给安全生产带来新机遇
- [ 03-10]“加减法”是供给侧改革的成功秘诀
- [ 03-04]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地方出口贸易发展
- [ 03-02]《统计公报》揭示 我省工业供给侧改革尤为迫切
- [ 02-23]两会前瞻:经济改革攻坚深入 十三五规划指方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