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创新驱动未来 ——深圳启示录

2016-05-09 13:22:34 赵东辉李斌蔡国兆刘诗平何雨欣彭勇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分享到:

风云激荡,大潮奔涌。

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财政税收指标飘红,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南方,一座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的城市——深圳,率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和结构性改革,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承载着30多年奠定的基础和实力,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正日益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创新之城、筑梦之城、未来之城。

创新驱动:新跃升,新深圳,率先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华为的战略目标定位在大数据传送领域,28年只对这一个‘城墙口’冲锋,草创时是这样,发展到17万人还是这样。”

深圳龙岗坂田,华为总部,和任正非面对面,从头至尾3个多小时,这位华为掌舵人不下10次提起“城墙口”一词。

从28年前靠集资的2.1万元起步到如今成为世界通信领域的王者,在深圳,华为是个绕不开的话题。2015年,全球制造业向下滑行,华为却强劲增长:全年营业收入3950亿元,同比增长37%;利润369亿元,同比增长32%。

“创新才有出路。我们每年1000多亿元的‘弹药’中,研发近600亿元、市场服务五六百亿元,炮轰这个‘城墙口’,最终领先世界。”任正非说。

创新,才有出路,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同样如此。

翻开深圳2015年经济成绩单,GDP增长8.9%,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30.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8.4%的增速。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9.6%,开局抢眼。

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深圳缘何能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逆增长”?

“深圳就是扭住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不放,实现了发展动力的转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如此分析。

每小时喷洒作业40亩到60亩,效率是人工喷洒40倍以上……不久前,大疆农业植保机亮相,吸引公众眼球。

从2010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到2014年接近30亿元、2015年超过60亿元,从航模兴趣出发,到成长为“无人机领域的苹果”,一个名叫汪滔的80后青年和他的伙伴从无到有,在深圳创造了消费级无人机这一新兴行业,占据全球70%的市场份额。

“刚开始创业时不知道市场有多大。”汪滔也始料未及。

大疆所在的南山区曾是深圳的工业区。

从工业区到高新区,科技创新效应在这里不断叠加、放大:南山经济总量在全国县(市区)中位居第三,上市公司达110多家。有人做过计算,南山区的企业涉及123个细分产业领域,其中24个世界领先。

“征税主体太多,而且这些企业都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税务大厅不够用了,我们正考虑建一个新的、更大的税务大厅。”南山区委书记姜建军遭遇“幸福的烦恼”。

南山之变被人们形容为“蝶变”,科技创新成为破茧成蝶的第一驱动力。放眼整个深圳,又何尝不是如此?

两组数据,折射出充满活力和后劲的深圳: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4.05%,世界范围内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6.2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

在全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深圳实现动力转换。创新,成为这座城市最亮的颜色!

近几年,深圳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体量一直在2000亿元左右徘徊,仅相当于中部二线城市的规模;2015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虽有所增加,但和GDP总量比值只有约18%,远低于81%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

“如果将投资比作‘输血’,那么深圳经济已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说。

3个90%和3个70%,折射出动力转换后的新深圳:

——深圳90%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6.1%,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0%,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近70%。

过去5年,深圳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由38家增至65家,超千亿元企业由2家增至8家,增强了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深圳代表着一种全新经济形态,一些衡量传统经济的指标已无法用来解释深圳的发展。”深圳市创新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张思平说,深圳呈现出创新型经济的显著特点,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而不是铺摊子、上项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更多>>视频现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