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河南篇】科技兴农的洛阳实践:在产业链上培育新农民
2016-05-09 13:26:04 来源:洛阳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时下,在河洛大地的广袤山乡,翻滚的麦浪是最好的风景,四溢的果香最能触动人们的味蕾。 行走在田间地头,农业科技的源头创新、遍及乡村的农技服务、大量涌现的职业农民,正在改变并重塑着广袤山乡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并为其打上了高效、特色、现代的标签。 我们且看一组数据: 62%——据测算,洛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农业科研体系加快构建,旱作农业、基因育种、农业物联网、全程机械化等亮点纷呈。与此同时,涉农企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要力量。 50.74亿斤——在“五山四岭一分川”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条件下,去年洛阳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亿斤大关,创历史新高,“洛旱6号”小麦品种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 5万——洛阳每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超过5万人次,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300余名。以此为支撑,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数量、质量、效益“全线飘红”。 农业现代化,有创新就有出路,有人才就有希望。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更体面、农业才更有奔头。这正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路子。 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原动力” 小麦不言,历经几多白发、黑发;大地不语,饱含多少泪水、汗水。 一顶草帽,一根竹竿,一包红绳……午后,天气正热,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的试验田里,小麦育种专家高海涛和同事正在为这一季的小麦“选秀”——筛选穗长、饱满、株壮的单株,逐一用红绳标记,脱颖而出者可进入下一轮选育。 “从确定育种目标到杂交变异,再到品系鉴定、优系筛选、区域试验,直到最终的品种选定,整个育种过程要花上10年左右的时间。”洛阳农林科学院院长张灿军说,坚守30年,他的团队先后培育出近20个小麦新品种。享誉黄淮大地的“洛旱6号”和“洛麦23”,就名列其中。 时间回到2015年6月8日,地点是洛宁县小界乡史村塬。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郭天财见证下,“洛旱6号”万亩示范方随机选取地块进行实打测产。653.9公斤的平均亩产,刷新全国旱地小麦高产纪录。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我国旱地小麦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之一。 “育种,是一条清苦而又漫长的路。每次看到小麦丰收,喜悦便由衷而发。”张灿军说,除了科研,洛阳试验站常年开展新品种展示、高产示范工作,成为推广新品种的窗口。 偃师市首阳山镇义井村种粮大户张红便尝到了新品种推广的甜头。她承包的97亩土地位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偃师高产示范方。“统一良种,统一技术服务,年年都能稳产高产。”张红说,从整体长势看,今年麦子亩产600公斤不成问题。 洛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保粮的关键在旱作农业,增效的难点也在旱作农业。 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让粮食生产逐步实现稳产高产,并为农业结构调整腾出更大空间。 今年,洛阳将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深化结构调整,压缩旱地玉米种植面积,改种油用牡丹、谷子、林果等经济作物,并着力构建以农业生产为导向的科研体系。 目前,华大基因洛阳农业创新中心已全面启动谷子、牡丹等基因育种研究。未来,基因技术的源头创新,必将有效激发高效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