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堤还是保人——生命救援的“集结号” 有村民开来了自家的货车装上泥沙整个推下去……险情还是控制不住。紧急关头,“百姓生命大于天” 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遭受威胁的关头,是保堤还是保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百姓生命大于天”。一场场生命救援的“集结号”频频吹响。 “生在圩区见水不怪,但是近二十多年来,这里都没有发生大的汛情。这次堤防没保住,我真的很失败……”朱孝年至今看不得被洪水淹掉的村子,这位年逾花甲的村支书说话间多次哽咽。 舒城县丰乐河畔红光村,暴雨连下了三日,凭着多年的经验,朱孝年知道情况不妙,“村民同心同力,三年前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怎么舍得让它被毁?拼了命也想保住圩子!” 朱孝年招呼村里所有能干的劳力上了圩堤,汇合前来增援的官兵投入抢险。这位两鬓花白的老人,白天带头扛送装满石子的蛇皮袋,晚上领队巡堤查管涌,两天三夜没合眼。然而雨太大了,县防汛部门传来消息,丰乐河雨量和水位都已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7月2日中午可怕的大管涌出现了,老圩长跳进没胸的水里拼命填着石料袋,差点被卷走;有村民开来了自家的货车装上泥沙整个推下去……险情还是控制不住,现场的水利专家判断,圩可能真的保不住了,赶紧转移群众。 “即使心有不甘,不想离开圩堤,但是我知道群众的生命更高于一切!”朱孝年强忍着泪水,调转头冲回村子,按照预案,放广播、把村干部分组包片、到最后挨户搜查清点人数。当他牵着最后一名孩子的手撤到高岗地带时,1500多人的大转移,整个过程只用了三个多小时。 一个花园式的村庄不多久就被淹没了,老村长因为忙着抢险,老伴身体又不好,家里没有抢出一样东西,甚至没有一套换洗衣服。记者6日在受灾群众安置点见到朱孝年时,他已经一个星期没洗澡了,正忙着分发日常生活用品。 而安置点里的村民们谈起老支书无不心怀感激,“开始不理解,还责怪村干部,刚过了两年好日子,家园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现在大伙儿才明白,人都安全出来是最重要的,家还可以再修再建!” 灾情就是命令,不顾自身安危救援群众生命的党员干部在这片红色的革命老区不断涌现:为赶赴现场指挥救援而滑钢索穿越山洪,最后救出两名被滑坡掩埋儿童的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夜里迎着塌方“逆行”而上疏散村里8名群众的村民组长刘殿启;为营救上千名被困游客而被塌方掩埋的金寨县旅委主任洪潮…… 党员干部——最可靠的“抗洪神器” 日夜千里巡堤,下水堵管涌,和山洪赛跑转移群众……这些,“网红”德国“抗洪神器”能做到吗? 送出“红色家书”的杜汝舟后来核灾时才得知,他们送信的这一路大小险情超过300处。“这些真算不了什么,在罕见山洪面前,我亲眼目睹了无数老党员更为感人的故事,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寨红色基因!”这位入党3年的年轻党员在送信的前一天刚刚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外省读研的太平畈乡王子衿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日夜千里巡堤,下水堵管涌,和山洪赛跑转移群众……这些,“网红”德国“抗洪神器”能做到吗?要我说,家乡的党员干部才是最可靠的“抗洪神器”! 记者3日傍晚赶到关庙乡胭脂村安置点时,厨房里已升起袅袅炊烟,三层小楼在余晖下显得安详。四位村民大姐正在土灶旁忙活,主动挑起了为大伙儿掌勺的重任。 村民杨恒淮一边翻炒着菜,一边说:“我们的祖辈们几十年前就是因为跟着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才吃饱肚子有了活路。如今这个安置点里有不少群众和当年一样,因为党员干部的救护而死里逃生。老区人民骨子里就有不怕输的特点,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应该团结在党的周围,越需要为彼此多做一点。”她说。 在舒城县桃溪镇受灾群众安置点,66岁的老农郑广州正在给怀里的小孙女讲故事。谈起这次几十年不遇的洪灾中印象最深的事,他说:“我经历过多次特大洪水,今年最有感慨的是党员干部的快速执行力和过去大不一样。过去遇到大的灾情,村民们大多投亲靠友,如今全镇数千人在几处集中安置,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群体冲突。从抢险救灾到群众安置,一切有理有序。” 据了解,这次抗洪抢险中六安市很多党员干部正好是在聆听完总书记七一讲话后出发的。“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是什么?我理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罕见洪灾成为检验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说。 作为全面指挥六安全市抢险救灾的地方领导,孙云飞也为身边的党员事迹所感动。他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展开,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新时期有了新状态。“只要以上率下,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发挥党的优良传统。继续前进,我们充满信心。” |
相关阅读:
- [ 07-11]失联抗洪勇士仍未找到 两千多名群众自发参与搜救
- [ 07-11]福州军民紧急搜落水救抗洪勇士刘景泰 仍未找到
- [ 07-11]闽清县发布受灾情况通报|千余军民全力搜救抗洪勇士刘景泰 仍未发现其踪迹
- [ 07-11]千余军民全力搜救抗洪勇士刘景泰 仍未发现其踪迹
- [ 07-10]闽清抗洪遇险两名战士病情稳定 关心失联战友消息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