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十二样板”系列报道今起推出
2016-08-03 16:57:1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李艳 |
分享到:
|
牵住资本这个“牛鼻子” “管好资本、放活经营,是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所在,是‘牛鼻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点明了改革的方向。 围绕上海实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国资委负责资本监管、国资流动平台负责资本运作、企业集团负责日常经营”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正如上海市市长杨雄所言,国资监管改革是关键,要敢于“开闸放水”、“放虎归山”。 对于管好资本布局,上海国资委通过加强战略和目标管控,在产业布局上聚焦价值链高端,提高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度。在空间布局上,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 为国资流通搭建平台,上海2015年建立起国际集团、国盛集团两家企业,充当部分国有股权的持股主体、国资运营的执行主体、部分一般性竞争领域国资退出的主要通道。 为理顺国资监管体制,2016年上半年对金融企业国资实行统一监管,探索“实体经济(产业)+虚拟经济(金融)+技术经济(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产融结合。 在风险防范方面,主要是通过构建“经济运行监测、风险预警跟踪、科学评估评价、事中事后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通过加强章程管理,加强清单管理,加强协同管理等,维护资本安全。 还原企业市场主体地位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迈进过程中,唯有“管多、管少、不管”并举方可更好体现出资人角色。而之所以把过去越位、错位的归位,则是为了让企业更加适应和引领市场。 因此,为促进国有企业成为独立市场主体,上海国资委在建立激发企业内在动力活力的考核、激励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大做文章。 针对国有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上海建立起一套以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如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型、跨国经营等费用视同于考核利润,对尚未实现回报的境外投资在考核中予以单列。 此外,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机制,每年安排不低于30%的国资收益资金,重点支持主动承接国家或部市级重大专项的企业,带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为激发企业人才创新活力,设置首席工程师、技术总监等专业岗位,匹配相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技术性创新人才实现价值的新通道。在薪酬激励方面,实行“激励基金+个人购股”计划,企业用于激励股权总额可达实收资本的10%。 当然,创新需要不断试错。为建立宽容宽松的企业创新氛围,上海市人大通过《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明确改革创新项目因客观因素未实现预期目标,在考核评价和经济责任审计时不作负面评价。其中,上汽集团等将容错机制写入公司章程,从企业层面落实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氛围环境。 |
相关阅读:
- [ 08-03]福建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
- [ 08-03]传际华与一重合并国企改革概念股大涨
- [ 08-03]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
- [ 08-03]闽出台推进供给侧改革总体方案|省政府部署落实供给侧改革任务
- [ 08-03]福建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