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会员“控诉”商会 会费一年交千元就吃了三顿饭

2016-08-04 07:17:19 董兴生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商会沦为“伤会”的报道,引起不少曾经或已经加入商会的中小企业家共鸣。8月3日,不少企业家拨打热线电话,吐槽自己所在的商会让自己很伤心。记者采访多位商会会长,并梳理国内几个顶级商协会组织,试图揭示一个好的商会究竟是什么样的。

会员吐槽“经常找不到组织”

在成都经营一家建材和机电器材公司的彭先生告诉记者,他在2013年初加入了成都一家商会,“是我老家在成都的异地商会”。加入商会后,每年1000元的会费虽然不高,但商会组织的会员活动越来越少,这让彭先生感觉“找不到组织”。

“2013年还不错,商会总共组织了接近10次活动,隔一段时间就聚在一起吃饭。”彭先生说,但从2014年起,活动越来越少,但会费却一分不少照样交。“2014年会员活动改成每季度一次,到2015年,总共只有3次会员活动。”彭先生说,活动内容仍然只有吃饭、聚餐。而今年到现在,商会一次会员活动也没有组织。

不仅如此,彭先生认为,商会会员之间也缺乏凝聚力,“根本谈不上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真正的信息交流很少能到我们普通会员身上”。“加入商会三年多,跟一位副会长做过一笔小生意,结果钱都收不回来。”说起加入商会后的经历,彭先生一脸无奈,“会员之间不做生意还算友好,要是做生意就更恼火”。

商会的“惨淡”让彭先生很伤心,“现在正在联系公司所在区的工商联,已经做了申请登记,如果获批,我就从商会里退出来”。

会长支招商会应给企业支撑

近年来,各类商会层出不穷,因此难免良莠不齐。而一个好的商会应该是什么样子,中小企业家在选择商会时,应该怎样去辨别优劣?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个商会组织的会长及秘书长,试图揭示这一谜题。

西南财大光华同学会副会长朱鸿认为,一个好的商协会组织应该是,“在经济上行期多为会员分享投资机会,让会员优势互补,把企业做得更好”。而到了经济调整期和下行期,商会应给予会员企业更多支撑和帮助。朱鸿强调,这种支撑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而不只是搞聚餐、酒会等活动。

“企业经营过程中,会经历不止一次经济调整周期,在企业经历逆境时,商会在管理建议及优势资源整合上,多做一些实际的事。”朱鸿说,他所在的同学会中,“同学们面对困难风险时,会共同想办法,维护好大家的资产投资成果,哪怕是帮会员销售一些产品,协助他处理债权债务,也是实实在在的支撑”。

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副主席苏非则表示,好的商会首先应该让加入的企业有荣誉感,而让会员企业有荣誉感的前提是,商会必须做好桥梁。“商会应该是企业与政府的桥梁,是企业与企业的桥梁,也是企业与社会的桥梁。”

从1994年就开始创办商会的苏非,也是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对商会有深刻理解。他解释“三个桥梁”说,商会应该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代表企业向政府申请优惠政策,组织企业考察学习,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让企业感觉到加入商会就是找到了组织,有一种荣誉感”。

而对于加入商会的企业来说,朱鸿认为,应该主动与商会沟通,并表达自己的诉求。“如果遇到困难,需求寻求商会的帮助,都要表达出来。”朱鸿说,在商会里,企业主动表达诉求,也是发挥商会作用的要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