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1月12日电 题:拉萨山村“探亲记” 新华社记者白少波 10日一早,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尼木县林岗村浸润在晨雾之中。村民旦增白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迎接来自城里的“亲戚”。温暖的客厅里,已经煮好的酥油茶香气四溢。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展“党员干部结对认亲”活动,自治区妇联28名党员与尼木县林岗村、岗巴县乃村和铁布公村的53户农牧民群众结成“亲戚”。当天,6名党员准备好了衣物、粮食、砖茶等8000元的物资、现金,专程从拉萨到林岗村“探亲”。 旦增白珍是单亲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她是在2013年结对认亲活动中与自治区妇联办公室主任拉巴卓玛相识的。拉巴卓玛曾到她家住了7天,详细了解旦增白珍家的生活情况和需求。看见城里的“亲戚”来了,旦增白珍脸上乐开了花,捧上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 拉巴卓玛的另一户“亲戚”旺久,因病致贫,但两个儿子学习都很努力,今年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上了北京和南京的大学。 拉着拉巴卓玛的手,旺久倾吐着自己的心里话:“这一切要感谢党和政府,两个孩子一直接受的是免费教育,大学的学费也由县里承担了。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有这样的好条件、好机会。现在吃穿不愁,虽不能干重体力活,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靠自己的努力回报党的恩情。” 德穷是西藏自治区妇联组宣部部长朱燕莉的“亲戚”。见到城里来的汉族“亲戚”,讲起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好日子,德穷70多岁的父亲泪流满面。朱燕莉一边轻轻地拭去“老父亲”的泪水,一边说:“一定要保重身体,未来还有更美好的生活等着我们。我也会常来看望您,我们一起奔小康。” 西藏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江措拉姆走访慰问了4户“亲戚”,跟“亲戚”们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党的惠民政策让大家过上了好生活,要树立信心,不等、不靠、不要,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我们一定能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这样的话,江措拉姆说了一遍又一遍。 西藏自治区在开展“党员干部结对认亲”活动中,在集中走访慰问的同时,每位党员干部还留存了“亲戚”们的电话或微信,不定期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