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种公共场所几乎每天都人头攒动,几乎每项服务都要排长队,几乎每个人置身其间都倍感压力,这种把火车站春运场景常态化的地方,就是近年出现的规模超大、人气超旺的“超级医院”。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湖南、河南、四川等地采访发现,一方面,“超级医院”在服务公众卫生健康、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超级能量”,但另一方面,“超级医院”背负的“超级负荷”、无处不在的“超级竞争”和医患双方的“超级焦虑”也让人触目惊心。更为严峻的是,“超级医院”极强的“虹吸效应”一定程度上加剧基层医疗资源的紧缺,形成基层医疗质量跟不上,“超级医院”却越来越大的怪圈。 “超级高配”运营“超级业务” 今年9月,投资48.5亿元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投入使用,新增床位3000张。这标志着郑大一附院“一院三区”(河医院区、惠济院区、郑东院区)格局成形,其编制床位超过8000张。而事实上,这家医院实际床位超过10000张。 郑大一附院,是中国“超级医院”的缩影。 “最近十多年来,全国公立医院都进入快速扩张时期。1996年,我们医院床位还只有1000多张,现在已增长到近4000张。”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黎志宏说。 “超级医院”往往拥有着“超级设备”。记者在湖南湘雅Z、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郑大一附院等单位采访发现,动辄需投资上千万元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PET-CT系统(非侵入性的高科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设备)等世界顶级医疗设备,基本是“超级医院”的“标配”。 撑起“超级医院”的关键还包括“超级医生”。以位于长沙的湘雅二医院为例,全院职工5000多人,医护人员3000多人。很多与这家医院打过交道的人都坦承,医院那些35岁到40多岁的医师临床经验丰富,很多基层医院的疑难杂症,他们治起来驾轻就熟。而这所医院的不少专家,则是外地会诊或手术、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高峰论坛争夺的人才。 基础、设备、人才三大支撑构筑的“超级医院”,运营着“超级业务”。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门诊量近50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30多万人次,年手术台数20多万台,2015年收入达80多亿元。 201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急诊超过500万人次,出院人次突破22万,手术超过13万台,日门诊量最高峰可达18000人次。 中南大学旗下湘雅一医院、二医院和三医院日均门诊、急诊量总计2万多人次,每年的住院手术台次大约在20万台以上,年总收入超百亿元。 |
相关阅读:
- [ 11-27]辞职到阿富汗医院的中国女医生:宿舍外砌墙防流弹
- [ 11-27]已进入轨道铺设阶段 “动车医院”有望年底完工
- [ 11-27]依托六家医院成立 厦门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正式揭牌
- [ 11-26]福州市第二医院150周年庆祝大会圆满举行
- [ 11-26]探秘南沙:永暑礁医院 解决官兵“看病难”
- [ 11-26]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举行三天 微电影节同期举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