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月4日,航拍雾霾笼罩的南京市区。中新社记者泱波 摄 今日关注 近日,一项研究加剧了人们对雾霾影响健康的担忧:在大脑组织中检测到细微的污染物,如PM2.5。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体中能检测到许多过去无法检出的微量物质;在大脑组织中检测出PM2.5颗粒物,并不能说明颗粒物对健康有影响。”日前,在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科技日报社联合召开的雾霾防治专家座谈会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邱兴华坦承,中国对雾霾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确实起步非常晚;但另一方面,公众对健康问题十分敏感,一旦某个研究小组有相关的新发现,可能被媒体无限放大,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研究缺乏系统性 流行病学是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研究的主要研究视角之一,然而遗憾的是,中国至今尚缺乏权威的系统性研究,特别是针对有“中国特色”的大气污染的相关研究。 邱兴华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大气污染物控制的研究,国内起步相对较早,但对于雾霾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则起步非常晚。 据了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我国就开始监测名为“飘尘”的颗粒物浓度;1990年代末期,我国环境监测体系逐渐完善,但数据质量依然堪忧。从2013年1月开始,全国74个城市、496个监测站点开始按小时公布PM2.5等污染物的浓度。这让研究者们喜出望外,但获取数据依然困难。 “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不同的污染浓度能造成多大的影响,这方面的数据积累还远远不足,尤其是在中国当前的高污染情况下。”邱兴华透露。他认为,必须要有对空气污染物以及人体健康的长期监测数据,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真正地做出一个科学的数据分析,可能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强调,我国急需大气污染的前瞻性,特别是与PM2.5有关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此之前,我们只能利用一些西方国家的证据来推算我国大气污染疾病的负担。 应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段小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应从当前及今后可以预计的将要面临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出发,制定相关风险评估制度,为今后开展风险管理做准备,并且通过风险评估识别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在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员和机构建设,慢慢储备力量。 据环保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环保部正在按照《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着手研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同时,还在进行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为全面、客观和及时评价环境污染健康风险、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提供支撑。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贺青华则表示,遇到与人们健康有关系的环境事件,卫生部门必须站出来说话,凭借人才、技术、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来保证政府的公信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因此,体制机制的构建,需要国家卫计委和环保部等共同努力。 |
相关阅读:
- [ 02-08]厨房里的“雾霾”,这是个性别问题!
- [ 02-08]柴油尾气污染系被忽视的雾霾元凶? 主要以颗粒状存在
- [ 02-07]雾霾“红警天”企业违规排污 洛阳多名干部受处分
- [ 02-06]男子散播“成都首个雾霾红色预警”谣言被拘
- [ 02-06]散播“成都发首个雾霾红色预警”谣言 男子被拘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