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井冈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星火燎原,目睹了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 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向乡亲们庄严承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书记真挚热情的话语,激励当地16万干部群众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战胜贫困的大决战。一年之后,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为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信心。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我们能感受到他最牵挂的人就是贫困群众,最牵挂的事就是脱贫攻坚。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向贫困宣战的决心正在化作摆脱贫困的现实。 去年4月,我国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需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截至2016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6%,从而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穿越承载荣光与热血的时空,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脱贫攻坚成绩单。在全国其他贫困地区,中国共产党人也正用行动履行着“全面小康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铿锵诺言。我们欣喜地看到,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再次证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害在找准“穷根”,方法是靶向治疗,因此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为了精准再精准,井冈山在全国首创了“红蓝卡”分类识别机制,根据贫困户的贫困程度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细分为“红卡户”(特困户)和“蓝卡户”(一般贫困户),把政策、资金、项目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井冈山还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推进“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推进“旅游+”,变“单一为综合、过客为常客、潜力为实力”;推进“就业+”,实现“一户一人务工,全家不再受穷”。“扶贫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井冈山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率先脱贫,而且为全国脱贫攻坚探索了接地气、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把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必须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