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时评:“法律撑腰”让见义勇为者更有底气

2017-03-17 09:39:26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从去年6月首次揭开面纱,民法总则草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三次审议和多次修改,最终获得通过,为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开了个好头。在充分听取意见后,“救助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不应有的重大损害的,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这条规定被删除了,改为“因自愿实施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修改,可谓充分体现了维护社会公义,弘扬社会公德的立法宗旨。

2014年,深圳一青年因见义勇为致人受伤被刑事拘留,引发舆论一片哗然。见义勇为往往发生在危难时刻、紧急关头。情急之下,常常没有时间充分考虑后果。正如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戴碧蓉所说,她11岁时从火车轮下救出3个孩子,自己却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那一瞬间,她是凭良知作出的“第一反应”。这样的“第一反应”不顾个人安危,也可能给他人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试想,如果在人命关天的紧张时刻,还要想一想后果,权衡一下利弊,人还能救得回来吗?

此前我国不少省(市)纷纷出台了见义勇为相关法律法规,对见义勇为者进行表彰奖励。表彰是对见义勇为者的一种肯定和鼓舞,但从源头上加强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则更加重要。如果法律制度对于他们的保护不完善,很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老人摔倒扶不扶,小偷行凶抓不抓之类的问题,至今还困扰着很多人。

不让见义勇为者负重前行,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此次修改的民法总则草案,删除的虽然只是一句话,但立法进程却迈了一大步。只有切实保护好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卸下他们的精神负担,才会有更多的人,路见不平,敢于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一声吼”。(曹美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