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口化妆品有望“中外同步” 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进入实操阶段。这项新政大大简化了国外生产的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流程,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因此未来中国消费者购买国外原产化妆品时价格有望下降。 随着上海浦东国检局5月12日对一批日本原产资生堂洁面乳进行现场检验入境上海口岸,我国对化妆品进口流程的试点改革也进入实操阶段。根据此前我国推出的试点方案,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将由之前耗时长达数月的审批制管理,改为仅需十几个工作日的备案制管理。上海口岸入境的这批资生堂洁面乳,就是我国化妆品进口新政后的首批入境产品。 据国内化妆品行业人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这项新政大大简化了国外生产的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流程,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因此未来中国消费者购买国外原产化妆品时价格有望下降。而对于很多外资化妆品企业而言,他们最看重这项新政的还不仅仅是价格下降,而是国内消费者今后也能够在几乎与国外市场同步的第一时间见到最新上市的化妆品。“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种时效因素甚至超过了价格因素。”一位欧洲化妆品品牌的公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新政 浦东新区试点化妆品进口备案管理 今年1月份,国家食药监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公告明确自2017年3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凡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口岸进口,且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现行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 据上海自贸区相关人士透露,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管理后,进口商只需将相关材料报送备案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在备案阶段,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产品是否属于备案范围、备案资料是否完整、备案资料是否符合规定形式等方面进行核对。实施备案管理后,企业5个工作日就能拿到备案证明。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将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和实验室合格检测结合,大约十多个工作日即可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得以正式上市销售。 有企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尽管此次试点仅从上海开始,但其实对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格局会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多数外资化妆品在中国的总部都设立在上海,此前大多数化妆品都是从上海引进,这种情况在中外市场价格悬殊较大的欧美化妆品中更为明显。 利好 进口化妆品价格将与香港看齐 检测费用高、审批周期长,一直是外资化妆品进入中国市场难以逾越的门槛。除了检测费用高以外,过长的审批周期就意味着这些进口化妆品的仓储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化妆品进口新政将间接为进口化妆品降价带来了可能。“未来价格能降多少目前还不好说,但我们预计内地市场上进口化妆品的价格向香港市场看齐是完全有可能的。” 资生堂(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部长陈端明这样预计。 事实上,这项新政已经是近一年来进口化妆品在价格松动上迎来的又一次利好。上一次是去年9月30日中国政府对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目税率进行的调整,当时既缩小了征税范围又降低了征税标准,降低了化妆品的进口成本。受到降税的影响,很多进口化妆品的价格从去年末开始陆续下调,降幅从5%至20%不等。 关注 未来进口化妆品有望中外同步上市 而进口新政最让外资化妆品欣喜的还不算是成本降低,简化进口管理流程有助于实现进口化妆品在中国市场上市时间能与国外几乎同步。一位外资化妆品市场部人士表示,很多国内消费者热衷海淘化妆品,对传统渠道进口的化妆品消费造成了很大的分流,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这些消费者一方面看重国外市场优惠的价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上市的化妆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需要长时间的审批,往往登上中国市场的货架要比国外晚好几个月甚至更长,很多热衷于尝鲜的消费者不得不采取海外代购的形式跨境购买。 “因为错过新品上市档期而引发市场分流带来的损失其实更大。”这位人士表示,此前正规企业正常进口化妆品到中国市场,上市前必须要有卫生许可批件,这就涉及要做全套的检验,其中普通产品大约9个月时间,特殊产品甚至要13个月。而很多跨境电商进口的化妆品却不需要这些程序,因此很多新款进口化妆品往往在电商上能与国外同步上市。 “往往是正规渠道见不到的新品种在网上早已铺天盖地,对此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没办法。”她表示,其实很多海淘消费者都是怀着“冒险”心理进行网购的,毕竟跨境网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可能性更大。假如未来进口化妆品新品能在正规渠道同步上市,预计传统渠道的消费应该有所回流。(记者 张钦) |
相关阅读:
- [ 05-13]我国进口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改革正式启动
- [ 05-12]首批备案制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海入境
- [ 05-09]商家母亲节瞄准“辣妈”化妆品孕婴用品优惠多
- [ 05-08]越来越美!甜馨少女心爆棚 偷用李小璐化妆品
- [ 05-04]商场回应丧尸妆“毁容”事件:或为网购化妆品所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