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来袭 11省区气温将超37℃

2017-07-11 13:55:58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7月11日电  综合消息,继昨日全国多地的“炙烤”模式过后,今天(11日)起,高温范围继续扩大,新疆河北等11省区最高温可达37~39℃,局地超40℃。此次高温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局部强度大,北方的高温以晴热为主,而南方的高温以闷热为主,气象部门提醒公众,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晒。

华北西北高温天气持续 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昨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浙江中东部、福建中东部、海南北部、新疆等地出现35~38℃高温天气,河北南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新疆中南部等地40~42℃,新疆吐鲁番47~49℃;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四川等地有31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黄淮、四川盆地、湖北西部、江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可超过40℃。

此外,中央气象台7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中国“热极”吐鲁番破1951年以来最高温极值

近日,新疆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气温持续攀升。10日下午18时,吐鲁番最高气温49℃,打破了当地的最高气温极值纪录,吐鲁番二堡乡气温更是突破50℃。

预计,明后天新疆仍有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吐鄯托盆地的最高气温将上升到43~47℃。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中。

在吐鲁番市,电力部门严阵以待,确保市民用电。同时,执勤交警一个岗班次以前是1小时,现在变成15分钟,即使这样,达到80℃的地表温度让交警感觉“难以站立”。另外,持续的高温使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导致玛纳斯河汛期提前到来,河床被冲刷,危及下游的农业。当地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险情防护,确保下游安全。

北京昨现41℃高温 今起湿度升高闷热加剧

在大陆高压的影响下,北京昨天气温迅速攀升。统计显示,北京八成以上的气象观测点最高气温超过35℃,有9个观测点气温超过40℃,古观象台及北安河的甚至达到41℃,人体感觉酷热难当。

随着天气系统进一步东移,北京地区今天将逐渐转受高压底部偏南气流控制,相对湿度明显升高,预计今日午后最低相对湿度可达40%。而较高的相对湿度会对人体自身的排汗散热带来影响,体感温度进一步升高,天气闷热,人体感觉极为不适。

气象专家提醒,持续高温天气极易引起用电量、用水量猛增,建议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目前北京高温黄色预警中,露天作业人员健康风险增加,需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市民朋友特别是老人、儿童、体弱人群更需注意健康防护,中午前后减少外出。

专家:本次高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并没有偏强

针对“此次高温天气是否较历史同期偏强”的疑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进行了释疑:南北方在7月出现高温天气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尤其南方地区的高温容易出现在梅雨结束后,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北上,使主要降雨带随之向北移动,副高控制南方地区因此出现晴热少雨天气。

而本次高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并没有偏强。历史数据显示,2013年7月23日至8月14日,南方出现了连续23天的高温天气;同年7月25日至8月9日,北方也出现了连续16日的高温天气,其中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温日数达10天以上。

高温天气有哪些注意事项?

针对这次高温天气过程,气象专家建议,公众尽量避免在午后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如需出门需随身带好遮阳伞、帽,多喝水,以防中暑;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夏日健康信息提示》强调,高温作业应严格遵守规程;夏季室外作业,应积极采取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应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一旦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