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正文
分享到: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山西晋中非遗跨界魅力初现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前景可期

2017-09-22 18:50:0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勍  我来说两句
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县剪纸不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从人物花草、鸟兽鱼虫到民情风俗,包罗万象。

此番上演的分别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祁太秧歌,以及两项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和昔阳拉话。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祁太秧歌流传于晋中祁县、太谷、吕梁交城、孝义等地。由当地的民歌小调演变而成、既有魁梧高大的高跷又有彩饰竹马造型的寿阳竹马,则善于在展现戏剧人物故事的同时,上演一番刀枪剑戟激烈拼杀的表演。再说昔阳拉话,整套舞蹈由“跺脚、站脚、抱脚、跌步、斜场、四平架”六种基本步法与动作组成,同时用“圪节鞭、竹板、八角鼓、钱杆”四种道具的“拉、打、拍、转”所发出的声音,并以道具所形成的拉鞭、打板、拍鼓、转钱杆四组动作为一体,形成气势雄壮、粗犷豪放,间以轻盈活泼而平稳的独特舞蹈风味。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不时迎来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昔阳拉话表演现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一如祁太秧歌省级传承人闫继祥所说的一样,“这叫好声,都是受苦练出来的,没几年磨炼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这阵阵叫好声的背后除了磨炼,还有无数无名戏曲演员们的默默坚守,甚至让人不得不思考的是其传播的地域局限与受众群体的不断压缩等尴尬现状。

而在另一边,祁县剪纸非遗项目传承人任天娥正在向媒体记者展示现场创作的祁县剪纸作品,“2000年前后,在乔家大院摆地摊剪纸。来旅游的外国人看到我,也不参观、也不旅游了,就蹲在那儿看我剪纸。等我剪完,他们很开心地买走了。现在我开了个小店,外国游客还是挺多的,他们非常喜欢咱们这种亲手剪出来的工艺品,这也是对咱们中国的非遗和传统民间手艺的肯定。”

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县剪纸不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从人物花草、鸟兽鱼虫到民情风俗,包罗万象。不同于平遥推光漆器、冠云牛肉、广誉远的龟龄集与定坤丹,剪纸虽不是生产性的非遗传承,但其独特的个性化色彩实则符合当下多元化的审美诉求与消费需求。

借力用力

匠心非遗、文旅融合“交相辉映”

事实上,积极推进非遗与文化旅游项目的融合,引导非遗进入旅游市场,也是近几年来晋中非遗保护中心一直在做的事情。晋中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志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遥古城旅游景区的主街道两侧商铺,就是引入了漆器、布鞋、剪纸、木版年画等诸多项目进行现场展示销售,包括平遥牛肉、平遥推光漆、平遥宝剑制作等项目也建成了大型的博物馆(展览馆),规划完成平遥非遗手工技艺项目一日游,如此不仅把非遗和文化旅游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景点和亮点,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播打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手工制香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每年大概有两三百万的销售额。(消费者购买的)除了一部分用于烧香朝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香道,燃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跟上海那边提供出口订单生产。” 介休洪山名香“全料香”第五代非遗传承人郭建美这样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据记载,洪山村擅长制作“全料香”的是具有几百年悠久历史的制香老字号 “天成公”,其制作“全料香”的祖传秘方 《宋氏香谱》世代相传。所谓的全料香,顾名思义,即各种原材料在被制作成成品之前,必须先经过修、蒸、煮、炒、炙、炮、焙、飞等多种加工手段,才可以正式作为生产“全料香”的原材料使用。郭建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料香的制作成本与一般香品相比,显得极其昂贵,全程都是手工制作,需用36种中药材制作而成,就连和香泥用的都是玫瑰花瓣熬制成的水。”在景点附近设销售卖点,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全料香”的广泛宣传,带动了香料的销售。事实上,“全料香”早已远销各地,并通过网络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

资金加持

文化生态保护成效可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晋中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9项,省级75项,市级193项,县级59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105人,市级307人,县级830人。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从2012年始,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对非遗项目进行资金补助,期间晋中市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所、抢救性保护、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数据库、培训、宣传、出版等工作为主,积极申报项目资金。截止目前,中央共投入专项保护资金299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共投入136.7万元。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市县两级财政投入仍然相对较少。“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及其它因素,多数地区还未将非遗保护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这也是我市保护区建设的一个短板,需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王志兵感慨道。

“我们以传习场所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非遗保护基础设施,构建保护区基础设施基础框架。具体规划是以市级非遗展示馆为核心,幅射周边,形成市县两级非遗综合展示、传习中心全覆盖。同时,以点带面,鼓励、扶持非遗项目自建传习场所,构建更广泛的非遗保护、传承平台。截至目前,晋中市已建成6个县级非遗综合传习中心。2016年,对晋中市非遗项目自建传习场所进行了摸底统计,包括项目传习所、工作室、展示馆等,已有86个项目自建传习场所。另外还建立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平遥薛生金漆艺研发有限公司)。今年国家资金扶持在传统古村落建设项目传习所也积极推进中。”王志兵如是谈到。

“非遗 ”资本、设计

最终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9月15日以来,由中央网信办与文化部联合组织举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全国开展,全国近百家网络媒体和200多名编辑记者实地走访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地参与报道。在山西走访过程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完善非遗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让非遗的传承保护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对此,王志兵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方面,随着近两年企业投资和社会资本对非遗愈加重视,越来越多的文旅项目,包括一些大型的旅游景区,在规划初期和后期转型发展中,都将非遗纳入了项目结构和商业运营之中。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保留并借助传统的技艺表现方式,将部分非遗如灵石刺绣、布艺虎工艺、面塑、剪纸等融入更多的现代设计理念,让更多的非遗作品成为非遗产品,成为具有时代活力与市场消费力的文创产品。而这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生存生活的问题,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扬晋中地区非遗的时尚魅力。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