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的网络传播重在“由表及里”

2017-09-26 20:19:46 闫伟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林瑶 林瑶   我来说两句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组织开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此次活动以“非遗”为切入点和主题,积极探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主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结着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因而需要最大范围的在公众中实现与时俱进的薪火相传。目前,整个社会置身于一种由网络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之中,如何让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最优化传播,如何由表及里地充分彰显与释放其文化内核,如何让传统精粹和现实价值建立起深层次的时空连接与精神互动,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思考的时代命题。

任何事物想在网络传播中立于不败,必先深刻把握网络的媒介特性和运行法则,简言之即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平等性和多元性。或许在一些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固有思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还限于单纯的展示、讲解,叙述语态还习惯于正襟危坐的宏大叙事、一板一眼的知识灌输,这难免与当下为数众多的网生代群体的接受口味大相径庭。可以说,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使得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光十色、气象万千,这为其在网络时代的优化传播奠定了先天优势。前几年,一部“现象级”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网上创造了点击率和满意度的神话。之所以会获得成功,主要是一方面运用平视的叙述角度讲着一个个感人的百姓故事,令受众在观赏中找寻到了产生心灵互动的情感契合点;另一方面对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进行了个性化、精细化、放大化的抒情式表达,让万千网友在“口水和泪水齐飞”的独特感受中欲罢不能、回味无穷。这一典型个案足以证明,看似久远而深奥的古老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找准了传播方法,便可以在如今多元共生的网络世界里大放异彩。

从某种角度而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经典浓缩,因此最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和共鸣,也缘于此,不少网络作品也打起了传统文化的牌,试图以此来增加关注度、提高点击量。一时间,可作为非物质文化载体的武术技法、建筑园林、民风民俗、书画器物等便在各类网络作品中层出不穷。然而看似蔚为大观,实则鱼龙混杂。例如,近来不少网络剧主打“民族风”,从场景到道具,从造型到服饰,貌似都追求对历史的“高度还原”,其实不仅在细节设置上和历史真实格格不入,而且人设、情节、对话等都是对历史感的严重消解。如此浮皮潦草、不负责任地对种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非但不能为昭示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帮忙,还会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弘扬添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如果对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高境界的期许,那便是将传统文化寻踪与时代精神弘扬深度交融,将回望民族历史进程、揭示社会历史内蕴与民族振兴的梦想一脉贯通。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既始终充溢着对历史的敬意、对文化的诚意,又要使其与当前的社会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形神联结。网络场域是一个浸染着现世烟火气息的大秀场、大熔炉,在这里最容易找到传统文化和当代百姓的生活交集、精神相契和情感共振。古往今来,浓重的文化寻根意识以及对美好和梦想的向往是息息相通的。只要我们肯付出足够的智慧和辛劳,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含蕴的民族文脉,必定会随着网络媒介的无孔不入、无限延伸而四通八达,流向社会生活的边边角角,深入炎黄子孙的文化骨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