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用家常话聊大道理——河北、重庆、广东、新疆等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宣讲活动 新华社记者齐雷杰、柯高阳、毛一竹、孙少雄 “新起点、新征程,十九大精神学起来,不忘初心跟党走,神州崛起百花开……”在河北廊坊广阳区康乐社区中心广场上,老年模特队成员们以快板说唱形式表演自编自导的作品《不忘初心跟党走》,赢得一阵阵喝彩声和掌声。 这只是各地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的一个小场景。连日来,河北、重庆、广东、新疆等地认真组织好面向基层的面对面、互动化宣讲。老百姓围坐在宣讲队身边,听宣讲队用家常话聊大道理,说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大家表示,喜欢听、能听懂、可领会、能实践。 针对不同人群,河北省创新方法、活化载体,灵活运用文艺小节目、动漫微视频、农村大喇叭、实用口袋书、微信矩阵群、宣讲小分队、领导干部讲党课、万名党员进社区、万条标语进基层等多种不同载体,及时传递党的好声音,实现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全覆盖。 这些天,每天早上,河北文安县农村1992个大喇叭里都会传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消息。村民无论在村庄散步,还是在田里劳作,都能通过收听大喇叭学习十九大精神。 走进廊坊安次区亿合社区,文化广场和小区主路两侧树上,350余块鲜红的标有“十九大专题”字样的扫码阅读书牌格外显眼。居民用手机对着书牌二维码一扫,即可获得一本电子书籍,存储方便,随时阅读。廊坊市还组织100余支文艺小分队进社区、进农村,宣传十九大精神。 在邢台市、唐山遵化市等地,数百支“小马扎宣讲队”“小板凳宣讲团”深入农村集市、社区广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用家常话聊大道理,备受基层群众欢迎。 “今天我来和大家摆摆龙门阵,说说咱们的十九大!”12日下午,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天原社区广场上,一场社区宣讲会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主讲人马善祥是一名扎根基层29年的人民调解员。作为重庆市委宣讲队成员,他最近正忙着把十九大精神送进各个社区。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和咱们的社区生活息息相关。”老马还搬出了一个邻里纠纷通过邻里调解最终握手言和的故事。故事讲得头头是道,100多位社区群众听得津津有味。“讲的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小故事,感觉好亲切嘞。”坐在外圈的何庆中一边听讲,一边频频点头。虽然双腿残疾、行走不便,他还是拄着拐杖来听讲。“听老马这么一讲,感觉十九大精神离我们一点也不远!” 重庆市于11月7日启动“六进”宣讲工作,成立市、区县两级“六进”宣传宣讲分队334个,组织宣讲队员9690多人,面向基层宣讲。 在丰都县古家店村,村支书古明华把十九大精神带到田间地头,向村民们讲解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承包政策新变化。在西南政法大学,来自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专业的100名青年学生组成大学生讲习所,面向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宣讲十九大精神。 14日上午,广东省委宣讲团成员、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汪一洋来到佛山市塔坡社区,对十九大精神进行宣讲,并和当地干部群众聊起了“文化经”。 “佛山制造业发达,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如何挖掘文化资源才能让二者相得益彰?”佛山市新媒体产业园董事长李新良说出了不少当地企业家心中的困惑。 “文化就像糖,给产业加点糖,产业的层次就提升了。”汪一洋说,“文化和产业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用文化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文化发展也要利用现代手段,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相互融合、做强做大。”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委宣讲团成员已开展20多场宣讲。 面对面、互动式是广东省委宣讲团的特色。他们按照“我听、我问、我议、我参与”的思路设计双向互动式宣讲环节,从“小切口”入手“大主题”,把宣讲的“大主题”分解成“微话题”,然后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13日,新疆师范大学会议室里挤满了穿着厚实冬衣的师生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讲团成员、经信委党组书记胡开江与师生党员代表座谈交流。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陈晓艳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好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讲团从9日开始奔赴天山南北,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目前,新疆各地州、县市也在积极组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额敏县切恩格勒德哈仁村村民在国旗下聆听宣讲;塔城市宣讲员弹起冬不拉与群众共话党恩;裕民县宣讲员把十九大精神带进了巴尔鲁克山里的“冬窝子”,让牧民们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 |
相关阅读:
- [ 11-15]松溪县人民小学师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 [ 11-15]政和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全面展开
- [ 11-15]南安市石井镇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
- [ 11-15]长福高速A3标宣贯业主学十九大、创品牌党建会议精神
- [ 11-15]新时代,知识产权要有新作为——龙岩市知识产权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