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罗来军:稳中求进,在把握大局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2017-12-24 17:04:23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工作中指出,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关于稳中求进,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延续了上一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精神,又进一步强调了“要长期坚持”的重要精神。关于“稳”和“进”的辩证统一,“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首先要“稳”,其次是“进”。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特别强调“稳”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经过近40年的改革发展,在取得重大建设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好或者控制好这些问题,向前行驶的经济社会列车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颠簸,甚至有翻车之危险。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要长期坚持”稳中求进,这也是对发展形势的深刻洞察。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克服急躁心理和冒进思想,长期执行稳中求进的基调和原则。同时,一些重大建设项目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培育,比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是一项中长期任务。我国将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既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制高点,而培育和发展高端产业是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艰难的事项,需要长期的发展思维。

在稳中求进基调和原则的实际执行中,首先表现为要有相应的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在“稳”的方面,我们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需要财政政策停止对无效供给的支持。需要扭转不合理的财政措施,比如,对于低效产能和过剩产能企业,要取消财政补贴等维持企业继续运营的做法,要让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或者环保、安全生产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进行破产清算。

在“进”的方面,我们也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比如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财政政策应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扶植。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补民生短板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支持,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环境治理等民生建设。

稳中求进基调和原则的实际执行也需要相应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持。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这种货币政策的定位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审时度势而作出的科学决策。

从实际来看,较多的流动性引发或者加重了一些问题和风险,比如投机收益高于实体经济致使投机炒作盛行、对政府政策产生怀疑而陷入塔西佗陷阱,以及资产泡沫、金融风险等。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稳定的流动性投放引发价格机制的扭曲和失灵,进而导致供求关系扭曲、投资关系扭曲、利益分配关系扭曲、消费关系扭曲,严重妨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上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精神和部署,再次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既是基于当下形势的科学决策,也是为改革发展提供稳定金融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负责任的做法。(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罗来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