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创新创意打造运河文化新名片 入夜,淮安的气温降到了零度。然而,寒冷丝毫没有减少游客们游览清江浦景区的兴致。里运河两岸流光溢彩,沿途亭子里用淮安当地方言表演的淮剧,让游客感到新鲜。散落在里运河两岸的清江浦记忆馆、淮安名人馆、淮安戏曲博物馆等9个博物馆,犹如一位位耐心的向导,随时准备向游客展示淮安城“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历史荣光。 货船在大运河上通行。图片由光明日报记者周官正摄 一条运河,串联起了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江苏地域文化,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和动人传说,尽显江苏文化之深厚与丰沛。运河沿岸城市璀璨的历史文化,在创新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 在无锡,北仓门文化创意集聚区内,文化创意氛围浓厚。2004年,郑浩华兄妹回国,借鉴法国塞纳河左岸艺术集聚区等模式,把位于运河之畔的这座旧蚕丝仓库翻修改造,在最大限度保留仓库原样的同时,融合传统审美与西方艺术元素。从北仓门开始,“工业遗产”这一概念逐渐为大众所熟知、接受。如今,无锡已有数十处近现代工业遗产经过改造,向市民和旅客开放。 在苏州,投资35亿元打造的环古城河风貌保护带,全长15公里,沿途48个历史文化景点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其中,相门城楼公园和城内的平江路、耦园、中国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等成为区域性景区,为环古城风光带增添了历史韵味。每逢节假日,这里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跑步的、拉琴的、下棋的、跳舞的,好不热闹。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江苏省重点打造了大型原创歌剧《运之河》,斩获中国歌剧节七项大奖,远赴欧洲巡演,不断彰显中国大运河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文化界专家表示,《运之河》严格遵循西方的歌剧传统,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在全世界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中国大运河素材,是中国优秀文化打动西方观众的一个成功案例。 开放包容,运河精神夯实走向未来的根基 在中国大运河沿线城市,数扬州的遗产段最长,遗产点最多,因此,扬州立志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树立“扬州样板”,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之都”。在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扬州被江苏省赋予“牵头城市”的地位,并于2009年联合全球运河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该组织秘书处设在扬州,以主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为重点,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论坛,日益成为运河文化和城市治理对话的重要国际平台,已拥有100多个城市、机构、企业会员。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垛乱针绣手艺人在绣“大运河十景”之一的扬州瘦西湖。图片由光明日报记者周官正摄 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500多条运河,近3000座运河城市。“不同运河城市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话题,如城市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等发展经验,所以,以运河为载体,讲好运河故事和中国故事,促进运河城市人文国际交流将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有关专家还透露,当前是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规划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已经建立。 大运河赋予两岸城市和人民的,除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还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思维和精神。 位于大运河无锡段古运河畔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在展示丝绸的制作工艺和流程。图片由光明日报记者周官正摄 在建立起大运河有效保护机制的同时,江苏省委提出的“1+3”重点功能区战略构想,指明了沿运河城市不同的发展方向。据专家介绍,江苏过去以地域经济的概念来划分苏南苏中苏北,“1+3”重点功能区则更多地从功能和资源禀赋的角度来划分区域及功能定位。比如,运河沿线城市淮安和扬州被划为江淮生态经济区,这两座城市生态优势明显,实现生态经济化,成为该区域的重要发展导向。漫步淮安的里运河文化长廊,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越,仿佛置身“现代版清明上河图”。“不仅要生态美,也要生活美;不仅来的人说好,也要住的人说好。”里运河规划办主任蒋维林说,主客共享,正是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的初衷,亦与江淮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契合。 城市因运河而生,运河因城市而荣,城市与运河唇齿相依,共荣共生。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大运河建成“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并且要“努力提升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争取将现有世界运河城市论坛逐步升级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影响的高端论坛,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达沃斯”,发出江苏乃至中国文化的强音。 |
相关阅读:
- [ 12-20]江苏:千年运河 今朝更美(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 [ 12-11]中国大运河江南段见闻:“运河之眼”中的变迁
- [ 11-14]专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重视三方面问题
- [ 11-01]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举办“中国文化周”
- [ 10-21]波兰将修运河 摆脱对俄罗斯航道的长期依赖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