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
2017-12-28 21:44:0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二)我们强调重视“三农”工作,就是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三农”工作要想有突破,“明白人”是关键。我们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 随着原村党总支书记杨红马登上了村里的观景平台:“瞧,那片是150亩水蜜桃园;那片是500亩中药材黄栀花;那片是220亩紫葡萄园;脚底下那片带塑料棚的是60亩草莓园……这些产业能发展起来,倾注了近平书记的心血。”杨红马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 下姜村,周围群山高耸,人均不足一亩耕地。发展空间狭小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之一。 2003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在种茶大户姜德明家召开座谈会,详细询问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情况。他扳着指头一笔笔和大家算着投入和产出账:“大家还有哪些发展困难?全讲出来。咱们一起商量对策。” 有的村民说:“缺人才!”有的说:“缺资金!”还有的说:“缺技术!” 习近平说,从大家讲的情况看,蚕桑、茶叶、早稻的产量都不算低。那么,为什么辛苦一年,收获不理想呢?种的全是大路货。没有做到优质高效和错位发展。没有优质,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而没有错位发展,就不可能做到人无我有。 “你们村有没有科技特派员?”习近平问。 姜银祥摇摇头。 “省里研究一下,给你们村派一个科技特派员来。”习近平说:目前的“三农”工作面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和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的制约。我们要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建立现代生产要素流向农业的机制,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在习近平的关怀下,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进驻下姜村。有村民起初信不过:“之前扶贫,是发钱发粮发农具。现在‘发’来个专家!他能让地里长出‘金疙瘩’?” 俞旭平在村里“待”了一个月,认为:“村里的低坑坞最适合种中药材黄栀子。” 于是,以前只能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 两年后,当村民们数着厚厚的钞票时,发自内心地说:“服了!” “习书记全省那么多大事要操心,没想到我到下姜村驻村指导这件小事,也始终惦记着呢。”依然在村里忙碌的俞旭平,向记者感慨道。 那是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下姜村。他提出,要看黄栀子基地。 习近平来到地里,一边看黄栀子的长势,一边问俞旭平:“这个药材的品质如何?”“村民们学得难不难?”“销售情况好不好?”…… 知道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能收入4000多元后,习近平拍了拍俞旭平的肩膀:“做得好!你有功啊!” 习近平对省里随行的同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今后,驻村指导员,全省要做到每个村一个。” 不久,驻村指导员走进了浙江的3万多个村庄。 在驻村指导员帮助下,下姜村将“渔业”这台大戏唱得风风火火—— 走进村北头的百亩葡萄园,门口4米多高的巨型木牌上,醒目地写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葡萄示范基地”“技术依托葡萄首席专家:吴江研究员”。 进入园区,园主吕承利给记者展示了吴江带来的高科技:手机一按,葡萄大棚自动卷膜。吕承利说:“人工来做,至少要3小时。”手机点开“环境”选项,大棚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温度、湿度不适宜的时候,手机上可以直接操控调节。吴江研究员还指导我们进行了多品种种植,现在葡萄采摘能从7月一直持续到11月,大大拉长了采摘游的时间。” 如今,下姜村不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种源优选、种植基地、外销渠道,还形成较为系统的结对帮扶制度。 在村里的石拱桥旁,有位年轻人正给一群戴红帽的游客介绍凤林港的传说。他叫解林昊,是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委员会下派到下姜村开展一对一帮扶的驻村第一副书记。农家乐老板沈绍楠告诉记者:“解书记熟悉旅游营销,每个月都给村里带来许多游客。” 记者了解到,解林昊去年一年带给下姜村的游客已有上万人。 葡萄园里,最后一茬葡萄即将下架,姜露花的表情也随之轻松了许多。作为县农业局水果站帮扶下姜村的一员,姜露花主要职责是帮助果农与市场对接。“有了姜指导,村里的葡萄年年销售一空。”在葡萄园工作的村民陈干娜说。 |
相关阅读:
- [ 12-28]习近平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
- [ 12-28]习近平会见出席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七次会议的日方代表
- [ 12-28]习近平的2017金句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12-27]推动农村公路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引起热烈反响
- [ 12-27]2017年党的建设大事记
- [ 12-2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