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

2017-12-28 21:44:07 王慧敏 方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分享到:

今年金秋,记者来到下姜村时,恰逢一场秋雨不期而至。

似乎约好了一般,一夜间,家家门前的桂花争相绽放。浓浓的香味在村舍里巷恣肆荡漾。雨后的青山,青翠欲滴。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栋栋或三层、或四层的乳白色楼房,也显得更加洁净端庄。

下姜村,隶属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在浙西,下姜村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现在的下姜村,依然有名:村名前常被人们冠以“最美”“最富”这样的形容词。

说起下姜的“翻身记”,村民们会不约而同提到浙江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3年至2007年,习书记多次来到下姜村实地考察,无数次担当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一)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党的干部,一定要时时刻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凤林港涨了水,一湾清流欢快地流淌。溪两岸的石板路,一尘不染。每家房前的花圃里都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上世纪80年代初,急于摆脱贫困的村民,纷纷扛着斧头上山砍树。40多座木炭窑同时开烧,整个村庄烟雾缭绕。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随下姜村老支书姜银祥漫步街巷,他口中的下姜村,昔日是另一番模样:“街道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家家住着土坯房,院坝里养着猪,污水到处流……”

“说起来脸红哦!我们当时就在这种环境下迎来了习书记。”说起往事,姜银祥至今仍觉得不好意思。

2003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辗转来到下姜村——从淳安县城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才到了村里。

顾不上休息,他立刻开始走访调研。

调研结束,习书记召集村干部到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开会。姜银祥拿出事先准备的材料准备汇报。习近平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用材料。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我们是下来听真话的。放开了讲。”

姜银祥一下子放松了,倒了半天苦水。末了,还又提了个要求:“习书记,有件小事不知该不该说?想请省里帮我们建沼气。否则,山就要砍光了……”

“这个提议好!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生活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正像人的身体一样,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习近平请随行的同志记下来,并叮嘱:“资金由省财政解决。”

几天之后,省农村能源办公室便派专家入村进行指导。资金也很快落实。

村民姜祖海在全村第一个用上了沼气。

沼气建成后,习近平再一次来到下姜村。这是个春雨天,远山雾气如岚。习近平穿着雨鞋,兴致勃勃地听姜祖海谈沼气使用情况。他说:“20多年前我在陕北农村当支部书记时,建起了陕西第一个沼气村。”他幽默地补充:“要论建沼气,我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沼气建好了,还要维护好、使用好。”他又布置了农户厨房改造、太阳能利用等配套工作。

1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走进姜祖海的家里,当年建的沼气还用着呢。姜祖海正在炖肉,灶底,蓝色的火苗呼呼响。“这火劲足得很!”姜祖海一脸的满足。屋里弥漫着肉香。

“有了沼气,厕所、猪圈、鸡舍里的脏水就都流进了密封的沼气池子里。不但干净了,村里的生态也好了起来。”姜祖海家的院坝地势较高,他指着绿油油的群山说:“你瞧,山上的林子茂密得无法下脚。野猪一群一群的。为了生态平衡,镇上每年冬天都得组织狩猎队打掉一些。”

69岁的姜胡家老人来姜祖海家串门,笑眯眯将起了记者的军:“现在我们农村人可比你们城里人滋润:住得宽敞;蔬菜自己种,新鲜;村里树多,空气好,水也干净。女儿要接我去城里住,我才不稀罕呢!”

目前,下姜村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7%。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