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练的短发、慈祥的面容、深灰色的中式盘扣上衣搭配同色长裙,这就是近日被刷屏的张弥曼女士。近日,这位82岁的中国科学家就是以这样优雅的形象出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并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以表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张弥曼随后发表了获奖感言。她在感言中穿插使用法语、英语等5种语言,回顾了自己的科研历程。其60多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超强的外语能力、真诚感人又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仅征服了现场观众,而且通过媒体的传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让世界再次领略中国优秀女科学家的风采。 巾帼不让须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女科学家,她们成为国际科技界一支令人尊敬的力量。 “杰出女科学家奖” 巾帼花开六度 张弥曼刚刚捧得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联合设立于1998年。该奖每年评选出5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杰出女科学家,表彰她们通过开创性工作,为解决重要科学问题所作的贡献。由此可见,张弥曼科研成果对全人类的重大价值。 张弥曼是当今世界最受推崇的古鱼类学家之一,她对这个领域的持续深入研究可谓“独步天下”。从时间上来看,如果从1960年她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算起,张弥曼对古鱼类潜心研究的生涯已有约1个甲子。从研究成果上来看,张弥曼以丰富扎实的野外化石考察和研究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并严格证明了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而它们作为肉鳍鱼类正是在约4.3亿年前到4亿年前,从当时中国云南东部的热带浅海开始走向陆地。张弥曼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动摇了传统瑞典学派的权威,提出进化论上鱼类登陆这一关键角色的肉鳍鱼类,其起源的中心地区不是欧洲,也不是北美,而是中国云南,她也因此而成为这一伟大发现的开拓者,为人类认识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历史作出了突出贡献。 像张弥曼一样,因突出贡献而捧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还有5位,她们是中科院院士李方华教授(2003年)、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教授(2004年)、香港大学任咏华教授(2011年)、中科大谢毅教授(2015年)、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教授(2016年)。 屠呦呦领衔 问鼎“诺贝尔奖” 2015年10月5日17时30分,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2015年12月10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身着一袭紫色礼服的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随后,她在万众瞩目之下发表获奖演说,回顾了艰辛的科研历程,激励全球科学家探索中国文化宝库,造福全人类。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女科学家朴实无华、勇于拼搏、开拓奋进的形象给亿万全球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正如屠呦呦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的那样,其获得诺贝尔奖是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科研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屠呦呦作为当时研究小组的组长,其提出的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发挥了关键作用,由其作为团队代表获得诺贝尔奖实至名归,而她所领导的小组成员如钟裕蓉等女性科学家也功不可没。科学史专家饶毅在研究青蒿素发现史的文章中指出,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员钟裕蓉最先成功地获得结晶“青蒿素II”,就是后来被称为抗疟疾良药的青蒿素。钟裕蓉当时在提纯工艺上另辟蹊径,使用硅胶作为填充物,让青蒿提取液缓缓通过硅胶进行过滤,去除杂质,最终获得了青蒿抗疟疾的有效成分,为实验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实验设备设备简陋,通风设备落后,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成员都因成天泡在有毒的乙醚充斥的实验室里工作而付出健康代价,屠呦呦本人得了中毒性肝炎,钟裕蓉的气管上诱发无名肿瘤,不得不手术切除,甚至有人因此而早早地离世。可以说,正是包括屠呦呦、钟裕蓉等在内的科学家不怕牺牲和忘我奋斗,才成就了造福人类的青蒿素。 频摘专项奖 科技新秀露潜力 “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 2012年3月27日,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通过视频向正在美国圣地亚哥专门为其举行的安塞姆·佩恩奖颁奖仪式发表致辞。这位身着酒红色天鹅绒旗袍、乳白色西式上装的中国科学家虽然因病未能亲自领奖,但通过远程视频呈现出的风采引起了现场一片赞叹声和掌声。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人士,而张俐娜凭借世界首创的一种神奇低温水溶剂“秘方”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 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青年女性科学家逐渐崭露头角,引起了国际科技界的关注,并获评一些科技奖项的激励。 2015年11月17日,来自中国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庄晓莹捧得年度索菲娅奖。该奖项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德从事科研工作的各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想法。洪堡基金会主席施瓦茨表示,庄晓莹在科研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先后在中国、英国、挪威的学习研究经历让她成为索菲娅奖的理想获得者。 2017年3月23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29岁女博士龙冉摘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2015年开始设立的奖项,每年评选15名最有前途的年轻研究员,并提供学术奖金,资助其开展学术研究。龙冉利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太阳能驱动碳循环的高效催化剂设计,在二氧化碳转化领域作出了可喜研究成果,从众多青年科研人员中脱颖而出。 |
相关阅读:
- [ 01-06]2014科技圈口水战不断 拆台赌钱互骂流氓无节操
- [ 01-05]2014科技圈大佬悲喜录:有人锒铛入狱有人睡不着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