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是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符合国情,顺应期待。中国扩大增加自美进口的农产品,具有客观经济基础,符合两国利益。根据5月19日中美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我国将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意味着国内消费者也有了更多选择,消费更趋多元化;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动力,农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中国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美国农产品正在走进中国市场,摆上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美国农产品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农产品一直是美国的出口优势产品。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农产品贸易额达318亿美元,其中,中国自美进口241亿美元,对美出口77亿美元,中方逆差164亿美元。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2017年出口中国的美国农产品占美国农产品出口的15%。中国是美大豆第一大、棉花第二大出口目的地。美国出口的62%大豆、14%棉花均销往中国。平均每个美国农民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约1.2万美元。 美国牛肉、大豆等产品性价比在全球领先,而且具有稳定的供应能力。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表明,中国大豆进口额年年攀升,去年进口首破9000万吨大关,全年进口9552.6万吨,比上年增加973.7万吨,增长13.8%。其中,来自美国的大豆占了34.4%。 中央党校研究员曾业松说,一方面,我国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升级,导致农产品需求较大,增加自美农产品进口有利于优化我国食品结构多元化布局;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具有高度竞争性,如果想在中国市场获得份额,出口国必须要提高自己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让中国消费者愿意购买。 农业质量提升有更多条件 扩大进口来自美国的农产品,在充实国内供给的同时,有利于农业发展减轻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国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农业农村部表示,2018年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我国农业生产已经启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双行动”,旨在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进口粮食有利于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的土地轮作休耕;有利于化肥农药减量化使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必须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粮食和大宗农产品最基本供给必须立足国内生产,亿万农民生计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健康发展,适度扩大包括美国农产品在内的进口是国情决定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更好产品。中方增加自美进口农产品,是根据双方市场的供求情况,政府引导,基于市场经济原则,由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结果。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认为,目前农业供需形势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必须统筹协调好当前去库存、长期保产能与适度进口的关系,充分考虑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替代性,确保生产、消费和进口三者协调,为我国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相关阅读:
- [ 05-18]【理上网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向前
- [ 05-14]卡若区积极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
- [ 05-11]北京:加大供给侧改革 让老人“老有所安”
- [ 05-10]新增债发行启动信号来了?地方债供给高峰或将至
- [ 04-16]理念错位、本领恐慌、资源错配:地方制度供给现“成长的烦恼”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