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已经依法取消了3项,分别是部门预审、试生产审批、竣工验收许可 目前,生态环境部环评审批时间已经较法定审批时间压缩了一半,有些地方的审批时间更短,且80%的项目只需网上填写登记表备案、无需审批 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通道,对年内拟开工重大项目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重大基础设施类项目审批时间原则上压缩至法定时限一半以内。 据介绍,环评审批是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的前提,提高环评审批效率是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崔书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环评“放管服”改革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目前,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已经依法取消了3项,分别是部门预审、试生产审批、竣工验收许可;保留的2项,一项是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还有一项是环评机构资质管理。 当前,除跨省、跨流域建设项目,部分新建规模化石化、化工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审批外,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都已下放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2018年上半年,全国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91686个,其中生态环境部只审批了22个。 据介绍,通过实行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大幅减少编制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数量,将登记表由审批改为告知性备案,已最大限度减少了环评审批。今年上半年,全国备案项目环评412864个,占全国项目环评总数的八成。也就是说,现在项目环评的80%无需审批。 针对当前仍有一些地方企业反映环评时间过长的问题,崔书红表示,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环评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单位要委托环评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期间还要开展公众参与,听取公众意见。第二阶段建设单位依法向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部门申报审批,通过审批后方可开工建设。目前,生态环境部环评审批时间已经较法定审批时间压缩了一半,有些地方的审批时间更短,且80%的项目只需网上填写登记表备案,无需审批。 “为什么还有人认为环评时间长?实际上是第一阶段建设单位环评文件编制时间长造成的,属于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影响编制时间的因素很多,取决于项目的复杂程度,也取决于建设单位启动环评文件编制的时间,还取决于建设单位选取报告编制环评机构的工作能力等诸方面。”崔书红表示,环评的专业技术性强,环评文件对环境问题要作现状调查,对产生环境影响的污染物排放要作出预测和分析,甚至要对一些重点关注的环境敏感区域实行长期监测,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从主观上说,一些建设单位对环评文件的编制不够重视,启动太晚。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崔书红表示,一方面建设单位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尽早启动环评文件编制,选择质量好、信誉度高的环评机构,依法依规做好前期工作。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服务,关键是在“放管服”上下功夫。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改进和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数量,压缩审批时间,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提供办事便利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崔书红说。 |
相关阅读:
- [ 09-10]宁波:将个人信用与行政审批挂钩 让“老赖”寸步难行
- [ 09-06]国家药监局:临床急需的罕见病药品审批提速
- [ 09-06]厦门市水利局转变工作重心方式 加强涉水审批监管
- [ 09-06]沙县举办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员培训
- [ 09-04]厦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释放生产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