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旅游收入5139亿元:出游,背上文明的行囊

2019-02-18 10:16:52 张 洋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与此同时,“文明旅游”再度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刚过完春节,我们收到读者来信,反映节日出行的所见所闻。从这些来信中,我们看到,人们文明出游的观念明显提升,相关旅游服务设施得到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现象、不和谐音符,有待进一步改进。

自觉维护景区“颜值”,渐成新风尚

“报了一个旅行团,一家人走走看看,其乐融融。”回想春节出游,河南郑州市读者郑兰芝有一个深刻感受,她在来信中写道,“从组团之日起,旅行社就把文明旅游纳入组团要求,行前有培训,行中有监督,行后还总结。每到一个景点,导游都会叮嘱要遵守景区相关规定,大家耳濡目染,都很自觉,有些团友看见他人随意丢弃的果皮垃圾,也会主动捡到垃圾箱。”

除了旅行社工作人员的反复提醒,文明旅游志愿者也成为很多景区的标配,他们穿行于游客之间,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及时劝阻、对污染景区环境的垃圾及时清理。“去年单位组织开展了一次‘带走垃圾美化景区’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大家戴着环保手套,拿着夹子、垃圾袋等,沿着景区登山步道收集沿途草丛中的废纸、烟蒂、空瓶等。”河南新密市读者张胜利回忆,“游客那么多,我们本来准备大干一场的,但垃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现在游客的素质普遍提升了,景区干净多了。”

基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针对不文明行为的“随手拍”也日渐兴起。安徽淮北市读者方好来信说:“前段时间,在我们这里的公园天池旁,少数游客将吃完后的小吃盒随意丢弃在花草和石墙上。我立即抓拍并上传到网络平台,这既是对当事人的监督,也是对更多人的警示,大家相互提醒,共同遵守文明之约,努力做一个‘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回忆,什么都不带走’的文明出行人。”

近年来,从法律规范到文明守约,从硬件设施建设到宣传教育,我国文明旅游建设日益系统化、制度化,各项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旅游法、《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如此等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越来越多的游客都能自觉维护景区的‘颜值’了,文明旅游渐成新风尚。”江苏南京市读者尹卫国说。

治理旅游陋习,“戒尺”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在出游过程中还存在陋习。在一些景区里,有的游客成了垃圾“制造者”,边赏景边扔垃圾,水果皮、面巾纸等想扔就扔,毫无顾忌;有的游客成了景区的“雕刻家”,不是随意乱涂乱写,就是用刀乱雕乱刻;有的游客成了景区的“表演家”,不是随意攀爬,就是肆意践踏;更有甚者,有的游客故意损毁景区的公共设施。

江苏射阳县读者许尚明介绍了他的一次旅游见闻:在密闭的旅游大巴上,有人不听劝告坚持要吸烟,司机拒绝开车以示抗议;在景点检票处,有人乱插队,进而发生争执;到了景区餐厅,游客们蜂拥而入,有的拿不到菜夹子,就用碗、盘子挖饭挖菜,红彤彤的大虾因为餐盘装不下了而掉落一地,用餐结束后餐桌上有很多剩饭剩菜……

此外,西部地区某盐湖变成“垃圾场”的视频,一度引发网友热议。“该盐湖因其独特景观成为网红景点,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至。出于对景点环境的保护,进入盐湖的游客需要佩戴鞋套,可一些游客将鞋套随意丢弃,景点内鞋套垃圾遍地,反而恶化了环境。” 河南西峡县读者刘剑飞说。

针对上述不文明行为,各地采取不少治理措施。前不久,有游客张某某在大理洱海边洗车、做饭、洗衣服。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依据《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对张某某处以2000元罚款,后者当场缴纳罚款并深表歉意。河南南召县读者史洪举说,在小河边、海边、湖边等风景优美的地方洗脚、洗车、烧烤,可能是很多人的一个习惯。但是当有些习惯有损旅游资源这种公共利益时,有悖于法律法规时,理当让位、服从于后两者,这样方能促进社会文明的提升,营造舒心优质的旅游环境。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捉难、限难、罚亦难”。对此,一些地方创新治理,设立“不文明游客黑名单”制度,其中厦门市出台《厦门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有不文明行为并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由此被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旅行社可以拒绝与其签订旅游服务合同、不提供旅游服务。江苏扬州市读者卞广春说,如今治理旅游陋习的“戒尺”越来越多,对遏制游客不文明行为、提升景区旅游秩序、增强游客的旅游舒适感,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明旅游,尚需做足“绣花功夫”

外出旅游,人看景,景衬人,千万别让一些不文明举动污了美景,败了兴致。不少读者在来信中表示,游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文明素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域、一个国家的形象。外出旅游时,游客准备吃、喝、穿等大包小包的行囊,别忘了把“文明”这个行囊一并带上。

不文明行为仍未绝迹,说明文明旅游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尤其要做足“绣花功夫”。读者尹卫国在来信中说,所谓“绣花功夫”就是精准精细施策,文明旅游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部门、景区、游客三方互动,共同配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细化法律制度,精准打击游客不文明行为和旅行社、景区不规范做法;景区要注重细节管理,于细微处完善接待工作和设施配备,合理设置垃圾桶、厕所等,努力方便游客,助力文明旅游;游客在平时生活中自觉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提升、积累文明道德素质。

“我们要采取‘小手牵大手’等方式,加强公共文明素质教育,有意识培养爱护公共旅游资源的意识。” 四川马边县读者许兵建议,还可以在经济上加以引导,比如有针对性地开展捡垃圾换门票、换矿泉水等活动,引导旅客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对因不文明行为而造成景区损失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

“之所以出现种种不文明旅游行为,最关键的还是游客对自己要求不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些旅游陋习。” 湖北麻城市读者徐友才呼吁,广大游客应积极主动当好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做到爱惜景区工作人员劳动成果、遵守景区文明规章制度、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同时,与其他游客搞好关系、友爱互助,也是文明旅游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安徽淮南市读者徐建辉表示,外出旅游既要玩得尽兴,又要游得放心,还要游出风格、体现风度,只有安全文明常相伴,才有一路欢歌一路笑,才能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