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时政 > 正文

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清单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2019-03-06 08:37:38 申铖、姜琳、陈炜伟、阳建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周冬 周冬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题: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清单传递四大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申铖、姜琳、陈炜伟、阳建

翻开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数字格外亮眼: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将着力哪些领域?又将产生何种效用?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权威专家和与会代表委员,详解这些重点举措传递出的信号。

信号一:大规模减税直击实体经济痛点和难点

“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看到报告这一表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说,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清单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体现,也是今年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发力的目标。

细看近2万亿元的减税降费“大餐”,增值税改革无疑是其中的“主菜”,而实体经济则是这道“主菜”最主要的服务对象。

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今年,我国增值税制度将进一步优化。

“面对工业企业利润下滑的压力,下调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税率,有助于增添企业活力,助力我国制造业做大做强。”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

为实体经济进一步减负无疑是今年两会一大热点。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直击当前实体经济的痛点和难点,彰显公平和效率。在为实体经济减负的同时,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助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信号二:普惠性减税让小微企业轻装上阵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小微企业将迎来普惠性减税政策。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今年元旦刚过,小微企业就迎来新的减税“礼包”,预计每年可再为小微企业减负约2000亿元。

在强调落实好年初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的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亮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举措: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这些措施‘组合拳’将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更大范围地激发市场活力。”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说。

信号三:明显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稳定现行征缴方式;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政府工作报告亮出的硬举措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说,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人工成本较重,对降低社保费率的需求较为迫切。

“降低社保费率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进一步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全国政协委员、奥克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建民说。

此外,今年还将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财政部有关负责人称,这一改革将有助于均衡地区间养老保险负担,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养老保险权益。

信号四:狠抓落实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

实施好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如何让企业有切身体会尤为关键。

“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我们要切实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明显减税降费感受,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句句承诺,彰显狠抓落实的决心。

“这是一份来自春天的大礼,同时只有这些减税降费措施真正落地了,才能真正在企业发展上产生效力。”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说。

在今年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要想落到实处,需要政府部门拿出更多实招硬招。

困难再多也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办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随着减负举措逐步落地,政府收入的“减法”,将最终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代表委员们认为,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清单,传递给企业、市场的是新的信心,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开辟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