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评论 > 正文

国际年终观察:瓦解与扩散 全球反恐成果可期隐患犹存

2019-12-25 12:25:21 作者:马佳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瓦解与扩散:全球反恐成果可期隐患犹存

中新社记者 马佳佳

“巴格达迪身亡”“德国教堂枪击”“新西兰清真寺枪击”“斯里兰卡连环爆炸”……回望2019年全球反恐形势,一方面,极端组织“伊斯兰国”遭遇重大挫败,全球反恐取得重要进展;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国度接连遭遇恐袭,惨重伤亡引发各界担忧。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全球范围内恐怖活动致死人数下降,恐怖主义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降低,但与此同时,受恐怖主义影响的国家数量连续四年上升,恐怖势力跨区域流动性增强,恐怖袭击新手段、新样式增多。2019年全球反恐成果可期,但隐患犹存。

10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在美军的一次突袭行动中身亡。该组织在失去其最后盘踞区域后又遭遇挫败。尽管美国今年早些时候宣布击垮了“伊斯兰国”,一度统治叙利亚和伊拉克地区近800万人口的极端组织陷入土崩瓦解的局面,但其流毒影响远未消亡。该极端组织不仅在叙利亚境内变形、扩散,其在世界各地的分散势力也依然活跃。因此,“伊斯兰国”在军事上的失败并不代表恐怖主义威胁的终结,未来极端分子化整为零的袭击方式将更难防范,极端组织卷土重来的威胁仍不容轻视。

此外,从世界范围看,尽管恐怖主义对全球的影响在降低,但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甚至在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恶化。2019年,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就频繁出没于尼日利亚东北部,不断制造恐袭事件,对周边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造成威胁。

以“伊斯兰国”为代表的极端组织虽然遭受重创,但受其影响的跨国界恐袭活动却更加隐蔽、分散。恐怖分子的跨境流动一方面造成了恐怖主义的全球蔓延,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恐怖主义的本土化趋势。澳大利亚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9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指出,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的右翼极端主义活动已连续三年呈增多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初至9月底,已有77人死于右翼极端主义。一些曾被认为是“世外桃源”的国家都可能成为恐怖分子攻击的目标。2019年遭遇恐怖袭击的斯里兰卡、新西兰、德国都曾是全球公认的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国家。这些恐袭事件表明,外来恐怖主义势力向安保相对薄弱、传统意义上局势相对安全的国家扩散;另一方面,本土极端主义的抬头也为地区反恐带来新的挑战。以新西兰枪击案中的袭击者为例,其所代表的右翼极端主义恐怖行为就呈现明显的本土化、个体化特点。

“2019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指出,2019年,恐怖主义依然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受恐袭影响的国家数量呈上升态势。尤其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恐怖势力开始利用网络进行“线上”传播。一些恐怖组织借助网络平台招募成员、筹措资金、协调行动。更危险的是,恐怖主义思想通过互联网与社交媒体隐蔽传播,宣扬暴力和恐怖主义的材料更容易被获得,打击防范难度增大。

面对恐怖主义蔓延的新态势,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也没有国家能凭一己之力消除恐怖主义。针对各国面临的这一共同挑战,许多国家结合本国实际积极探索解决路径。德国与阿联酋宣布加强反恐合作,美俄宣布恢复反恐领域对话,上合组织峰会、东盟防长会议、南共体首脑会议等都呼吁加强反恐和地区安全合作;中国通过联合反恐演习、联合边防行动、司法合作等双边、多边反恐机制,与各有关国家开展反恐交流与合作,并作出突出贡献。然而,仍有某些国家在反恐、去极端化问题上持双重标准,其把反恐当作实现自己地缘政治目标和利益的政策工具,打着人权和反恐的旗号,在别国燃起战火,造成无辜民众流离失所,却对有些国家的正当反恐和去极端化横加指责,对全球反恐合作造成严重干扰。

作为当今世界的一大毒瘤,恐怖主义、极端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严重危害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须摒弃宗教信仰、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的歧见与纷争,强化反恐合作与交流共享,对恐怖主义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将可能出现的恐怖主义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注重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