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科技抗疫五大主攻方向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0-02-17 07:07:03 作者:付丽丽 刘 垠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我来说两句

科技抗疫五大主攻方向取得阶段性进展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科技部门和大量科研工作者投入抗“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特别是药物和疫苗等方面的科研攻关。截至目前,开展了哪些工作,进展如何?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药物研发科研攻关最新进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你关心的内容,在这里都有回应。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瞄准五大主攻方向

“疫情发生以来,科技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的指示精神,及时梳理‘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生物安全’等科技专项已有的科技成果。根据新冠肺炎应急需求,围绕‘可溯、可诊、可治、可防’的防控需求,明确了临床救治方案的优化和药物筛选、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这5个主攻方向。”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说。

吴远彬介绍,当前,科研五大主攻方向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方面,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源头;在动物模型方面,已经成功构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动物模型,为开展药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检测诊断方面,在已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的基础上,正在加快推进现场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方面,有些药品筛选和治疗方案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推进临床试验,部分临床救治建议已经纳入诊疗方案;在疫苗研发方面,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

磷酸氯喹等药物初步显示良好临床疗效

研发有效的临床救治药物,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当前应急攻关的重中之重。

“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科研攻关组聚焦到少数几个药品,磷酸氯喹、伦地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先后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说。

张新民介绍,磷酸氯喹是一种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体外实验显示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目前正在北京、广东等10多家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累计入组患者超过100例。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

法匹拉韦是治疗流感的境外上市药物,目前在深圳开展临床试验,入组患者达70例,包括对照组,初步显示了较明显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伦地西韦,也就是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瑞德西韦,这是一种国外公司研制用于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目前在国外的临床试验尚未全部做完。我国科学家开展体外试验显示,该药具有对新冠病毒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该药在美国也实现了对一位患者的成功治疗。目前,在武汉有1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期待早日得到临床试验的结果。

部分疫苗品种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众所周知,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公众们一直期盼的。“我们承担的工作是重组的蛋白疫苗。目前已经完成了疫苗的设计,开始在动物体内进行测试,看免疫效果如何,同时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严景华透露。

严景华介绍,重组蛋白疫苗是把一个病原体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基因拿出来,进行体外重组,表达蛋白,然后制成疫苗。这种疫苗不需要场所,比如病毒特征的灭活疫苗需要相应生物安全等级的场所。这两年,严景华团队一直在做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新冠病毒出现后,他们直接把此前疫苗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用在新冠病毒疫苗设计上,目前进展顺利,已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动物试验是药物进行临床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为止针对冠状病毒的动物模型最有效的依然可能是灵长类动物,比如猕猴。”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说,在前期动物模型的造模和动物评价上,在灵长类动物里已经看到和人相似的症状,包括病毒载量的变化,肺部CT影像的检验,所以这批模型已经通过验证,即将投入到药物的筛选和功能评价上。

本报记者 付丽丽 刘 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