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 评论 > 正文

国际观察:中国抗疫为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

2020-12-08 11:05:13 作者: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在武汉,疫情期间曾被用作临时医院的体育馆,在10月举办了一场篮球比赛,吸引7500名观众现场观赛。”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文章中指出,短短数月间,武汉一扫疫情阴霾涅槃重生,引发世界关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阴影仍未散去,一些国家面临第二波疫情威胁,各国抗疫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中国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并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向世界传递经验和信心,得到多国媒体和国际人士的积极评价。

本土防控成效显著世界点赞中国抗疫

“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文章中,华盛顿大学全球卫生专家阿里·穆克达德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武汉的早期严格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其他地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防止病例激增。

印度媒体《印度报》报道称,湖北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封控是一项关键措施。中国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病毒检测和传播溯源,以便掌握疫情动态,最终帮助中国大部分地区在今年夏季之前消除本地传播病例。这种结合了大规模检测和溯源追踪的方法还应用在北京、大连、青岛和天津等地。在青岛,当地一家医院出现感染病例后,五天内就对1092万人进行了全民检测。

为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中国还积极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路透社报道,在10月份开学后不久,上海闵行中学实验学校就开始使用机器人来做饭和上菜。文章指出,新冠疫情推动了中国对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它们被应用于餐馆和医院的简单工作,减少人际传播概率。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疫情出现后也实施了大规模的限制性措施,但公众的长期配合却是绝无仅有的。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文章中指出,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活近乎恢复到正常状态后,中国的民众依然坚持戴口罩、量体温和使用健康码。

经济复苏步入正轨带动世界走出阴影

“中国是新冠疫情防控的赢家。”福布斯网站报道称,在整个西方世界经历“黑暗的冬天”,大多数国家再次进行封锁、经历更大程度恐慌时,中国的经济却已经开始复苏并加速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0月的51.4升至52.1,这是自2017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商业内幕》网站也关注到,近期中国在零售业、工业生产等方面取得高速增长。

中国各项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是成功控制新冠疫情的有力证明,为经济复苏创造有利条件。路透社在文章中指出,调查显示,亚洲工厂在11月份从疫情中进一步复苏,这要归功于中国,使得该地区比许多其他地区更好地抵御了疫情。

中国经济复苏不仅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也向世界经济传递正能量。经合组织12月1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仍将是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明年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中国对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3。

团结协作战胜疫情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疫情发生后,中国始终践行“人类共同体”理念,向世界多国伸出援手,提供了防护服、口罩和呼吸机等大量医疗物资,并派遣医疗团队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并分享防控诊疗经验。以美国为例,截至11月22日,中国已累计向美国出口口罩约394.3亿只,外科手套约8亿双,防护服约6.5亿套,护目镜约4676.2万副。仅口罩一项,就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获得中国生产的约120个口罩。此外,中国专家和医务工作者还同美方交流经验,中国很多省市、企业和团体也向美方积极提供医疗物资捐助。

同时,中国还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承诺中国疫苗在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这是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自身承诺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举措。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合作才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在新冠肺炎疫情问题特别联大上,多国政要呼吁世界团结抗疫。柬埔寨总理洪森表示,目前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任何国家都做不到凭一己之力来控制全球疫情传播,而区域或全球团结才是战胜新冠疫情危机的制胜之道。孟加拉国总理谢赫·哈西娜表示,联合国、国际金融机构、民间社会以及各国政府必须尽其所能,积极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

在不断增加的不确定性面前,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紧迫。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联防联控,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意义重大。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赢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