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重特大疑难案件的“终结者”
2021-07-06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崔道植,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1997年,60多岁高龄的崔道植在一次观展中看到加拿大、美国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后,暗下决心,要攻破壁垒。

中国神探崔道植:重特大疑难案件的“终结者”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七一勋章”获得者

◎本报记者 李丽云 实 习 生 王思聪

“这是我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6月29日,87岁的崔道植戴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的“七一勋章”自豪地说。

崔道植,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60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他研发的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80多岁高龄的他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他在本职岗位上攻坚克难,拼搏奉献,是新时代公安干警的楷模。

痕检从无差错,他是中国的“刑警之魂”

从少年申请上战场到87岁高龄依然加班加点工作,崔道植的经历让人读懂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战士”。纵观他数十年从警生涯,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具体鉴定结果大多成为侦破疑难案件的点睛之笔。

搞刑事技术,第一需要勤奋认真,第二需要悟性。全国公安搞痕迹的七八百人,能超过崔道植的凤毛麟角。手、足、工、枪,崔道植是公认的全才。

退休后,崔道植退而不休,始终工作在刑侦一线,参与侦破了诸多疑难案件。82岁那年,他独自乘坐火车一路风尘仆仆赶赴甘肃白银,在认定元凶高成勇一个关键涉案证据上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今,87岁的崔道植作为中国著名痕迹检验专家,被誉为中国公安刑侦战线的“瑰宝”、中国“刑警之魂”。

找他鉴定的都是难点中的难点

全国枪弹检验遇到难题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有人推荐说:“你上黑龙江找崔老!”但凡找崔道植鉴定的样本和检材,都是难点中的难点,都是众多专家难以定论的疑难鉴定任务。

“白宝山”案,中国刑侦史上具有坐标地位的要案。在案件侦办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已经退休的崔道植受公安部指令来到乌鲁木齐,他的一个不眠之夜成为突破全案的决定性因素,成功协助破获被国际刑警组织列为1997世界第三要案的“白宝山”案。

近日,基层公安机关给崔道植传来一枚变形指纹,请求认定证据特征。崔道植认真研究比对有关信息,近九旬高龄的老人连续干了九天九夜,最终成功比对出八个可以定罪的证据特征,成为定案铁证。

崔道植拿出的结论和拍照证据深入浅出,即使外行的普通老百姓都能一目了然看得懂。

带头攻克多项科研难题,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数十年来,崔道植始终处于在处置疑难案件和学术理论研究并行的工作状态,侦查实践与侦查理论实现双丰收。1975年,崔道植与其他四个省的同行承担了《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的科研课题。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共搜集了12500人的125000份指纹卡。崔道植运用数理统计学对国人手掌各部位长宽度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首次测得国人手掌各部位正常值和它与人体身长、年龄、体态的关系,为利用现场手印分析犯罪分子某些生理特点提供了新依据。

自1981年以来,崔道植围绕枪弹痕迹检验先后撰写了多篇论文。同时,还开创了指甲同一认定、牙痕同一认定并侦破疑难案件的先河。

1994年年初,崔道植立项研究《痕迹图像处理系统》,于1996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该项成果实现了从痕迹整体形象至微小特征的计算机检验,开创性地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开发应用于现场拍照和痕迹检验工作中。

“铝箔胶片”与“弹痕展平器”是崔道植凭借恒心发明的两大特殊神器。

1997年,60多岁高龄的崔道植在一次观展中看到加拿大、美国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后,暗下决心,要攻破壁垒。为研究膛线痕迹提取技术,他访问过国内七所高等学府和三所精密仪器研究所;为研制一种高精度制模片,他去过国内三大铝厂和铝箔片厂;为研制理想的弹痕展平装置,他先后设计了四种模型图,与四个机械加工厂探讨过。经过五年多苦心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种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技术,并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同时,他还设计制造了一种弹痕展平装置,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用它复制出来的膛线痕迹,既清晰又稳定。

获得“七一勋章”,崔道植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全体党员民警,更属于光荣的人民公安事业。余下的日子,我要不遗余力地为公安事业奉献全部力量。”

关键词:崔道植,终结者,疑难案件,侦查实践,1975年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