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五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结合 融入教育全过程
2021-09-03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中新网9月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意见》明确,要坚持健康第一、面向全体、预防为主、问题导向原则。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构建面向人人、人人有责的健康教育体系;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引导树立正确健康观,以防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促进为中心转变。

工作目标方面,《意见》指出,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时间切实保证,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学校卫生基本标准。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研判、精准管控、应急处置等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健康素养普遍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2035年,学校卫生条件、体育设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建成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要求,形成高质量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意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8点要求

提升学生健康素养。聚焦以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健康方法、健康管理能力等为主要内涵的学生健康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习惯,保持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校园文化。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形成学校全员促进、学生人人健康的良好氛围。

明确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修订《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崇尚科学、尊重生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合理膳食、体格检查、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心肺复苏、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把预防新型毒品等毒品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程。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任务,加强青春期、性道德和性责任教育。开发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开展全国学校健康教育示范课与教研交流。

落实课程课时要求。完善课程安排,系统设计教学标准、师资配备、评价体系、制度保障,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拓展健康教育渠道。构建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依托“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中国学生营养日”等重要活动和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向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鼓励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技能展示等,每年举办全国学校健康教育成果展示。创新健康教育形式,深化“互联网+健康教育”。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防疫法律法规教育。鼓励学校建设健康教育体验室、健康教育校长(名师)工作室。支持学生社团、志愿者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保障食品营养健康。倡导营养均衡、膳食平衡。学校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根据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为学生提供均衡营养膳食。引导家长科学安排家庭膳食。加强饮食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践行“光盘行动”、读懂食品标签标识,形成健康饮食新风尚。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严格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完善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学校安全饮用水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健全体育竞赛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全员运动会、亲子运动会。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科学就医用药、不滥食野生动物等日常健康行为和习惯,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保持手卫生。保持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健康足量饮水,减少饮料摄入。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污染和浪费。

在夯实卫生工作基础方面,《意见》提出: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弘扬爱国卫生运动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推动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师生健康管理转变。宣传和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推进学校厕所革命,建设、改造学校卫生厕所。加大学校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建设无烟学校。

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巩固深化拓展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与经验,全面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健康管理能力。坚持多病共防,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健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制度、疫情调查制度、健康检查制度、留观隔离制度、医校联防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预防、控制学生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发生、发展,定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加强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和数据分析应用。

实施体质健康监测。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每3年开展一次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评价。建设全国学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电子档案,与卫生健康系统有关数据互通共享。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开展健康评价,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发放健康处方。探索建立特异性体质和特殊疾病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十四五”规划,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鼓励开发和应用优质急救技能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建设高水平急救培训讲师队伍,加强适龄学生急救培训,在师生中逐步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推进卫生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加强质量认证管理,高水平推进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建设,高质量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建学校的饮水、教室采光和照明、通风换气、采暖、厕所和其他卫生设备,应严格执行最新国家标准。制定高校校医院、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配备标准。加强学校卫生标准宣贯及应用。

优化组织机构设置。鼓励学校成立健康教育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高质量健康教育服务。加强疾控机构学校卫生科所、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高校校医院和中小学卫生室(保健室)建设,配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拓展现有疾控机构、区域性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职能,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2022年,中小学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70%,2030年达到90%。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设立健康教育学院,培养健康教育师资。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探索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医疗机构派驻等方式解决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相关服务。实施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立定期轮训制度。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纳入“国培计划”。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兼)职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重要内容。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提高校医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教育水平。

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各地和高校要坚持成果、贡献、业绩导向,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实行分类评价,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师、校医和保健教师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完善校医等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准入、职称晋升、待遇、评价和激励机制。校医参与学校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值班值守等计入工作量,依标准核发薪酬。

建设专业研究平台。切实发挥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智库作用。各地和相关高校要加强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成立健康教育教学等专家组织,服务科学决策,提高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教育强国,教育评价,教法课,教育部网站,体育与健康课程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