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进口辅具价格高昂 却成残弱人士无奈之选?
2021-10-11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吴静

进口辅具价格高却成残弱人士无奈之选?国产辅具“卡脖子”技术问题这样解决→

10月22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将在陕西开幕。对于大多数人残疾人运动员来说,有一项必然会用到的东西就是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假肢等。记者调查发现,在我国发展已有30年的辅具产业,目前可以满足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但在个性化适配方面还有待完善。

国外辅具价格高昂 有时却成无奈之选

在山东青岛,李朋正借助辅具给女儿小馨悦做着康复训练,这样的训练每天都在进行着。小馨悦患有一种特殊的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这种疾病的患者运动功能会逐渐退化。虽然快3岁了,但小馨悦依然不能独坐、不能站立,一切活动只能靠各类辅具来完成。自从小馨悦开始发病起,李朋和爱人就开始四处打听合适的康复辅具。

小馨悦的爸爸 李朋:当时买辅具在病友群里,一些患儿患者发了很多图片,有国产的,也有进口的。

最终根据小馨悦的情况,李朋选择了国外进口的站立架和坐姿椅,价格分别是两万一和两万二,相比国内的产品,价格高了近10倍。

小馨悦的爸爸 李朋:这个是站立架,调节上国产的宽度上(差些)。这是胯部宽度,这个肩部宽度,这是腿部的伸展,包括拉伸,进口的都可以调节,但是国产的调节不了。

如今,小馨悦在辅具的支撑帮助下,可以完成站立、起坐、吃饭等各种动作。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约3万人,康复辅具是他们每天都要使用到的工具。

小馨悦的妈妈 李笑笑:希望咱国家生产这种器材的厂家,能生产出适合目前我们这种患儿家庭需要的这种器材,毕竟来说我们买国内的,确实比国外的便宜也实惠一点,我们经济压力也小一点。

今年开学期间,从小患有肌营养不良的18岁男孩邢益凡凭借顽强的意志,以645分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然而这个期待着当宇航员,在太空中自由翱翔的男孩如今却没有合适的辅具支撑他上课,只能靠着他的父亲自己进行改装。

邢益凡父亲 邢大成:像他来回各个教室来穿梭上课,让他坐着来走,太累了。我们就想到可以坐躺相结合的这样的轮椅,找了,几乎没有几家。我选的180度平躺,这就相当不容易了,之后再在里头改造,改造了将近一个月,整完之后没想到他坐不住,因为他不光是屁股坐,他得左胸脖子脑袋两只手,还有包括脚,脚得有底板,全得用上劲儿,他才有可能固稳平衡坐住。

除了各种疾病的患者,我国2470万左右肢残人士也大多需要使用辅具。今年60岁的于淑兰去年因意外导致左小腿截肢,喜欢旅游、运动的她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款国外进口的假肢。

于淑兰:走道弹跳力特别好,我老爱溜达,我就这样经常出去旅游,走起路来,你看我走那么快,就像自己脚一样。

记者采访发现,和于淑兰一样,不少肢残人士在选择产品时都会遇到类似的困境。国产的相对便宜,但功能往往离国外进口的有差距,而进口产品则相对价格高昂,许多人无法承担。

我国辅助器具研发生产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残疾人群体对辅具需求越来越精细,据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广大残疾人群体对辅具的需求已逐渐由过去的基本型辅具过渡到个性化、适配性辅具。

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辅具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仍需加强。

广东佛山的这家辅具制造厂是我国最早从事辅具生产的厂商之一,目前年销售额过亿元,产品涉及轮椅、拐杖、助行器等,并出口海内外,尽管已从事这一行业超过30年,但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投入到国内市场的产品依然以通用型基本辅具为主。

广东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子见: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辅助器具的人群非常庞大,包括残疾人、老年人,这个市场是有的。但是如果是针对每一个型号(个性化产品)去投入的话,研发人员的投入、模具的投入,它做成产品之后,我们还要往外推销,可能有些是收不回成本的。

杨子见告诉我们,相比较生产通用型辅具往往开一次模具即可量产产品,个性化辅具由于需求更精细,研发阶段还要引入医学、康复等各行业专家参与,开模和生产的投入往往要大很多,相应出厂的价格也会比通用型辅具高不少。因此考虑到成本及用户的购买力,企业往往不敢研发生产这类辅具。记者走访多家辅具生产厂商发现,不少厂商不敢投入资金进行研发,和佛山这家公司面临的问题如出一辙。

安徽爱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苏莹:中高端的康复辅具的产业是属于资本和科技密集型的产业,它的投入高、周期长、回本慢,从技术到产品到服务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我们发现了一个好的需求,它的技术相对来说通过一段时间的攻关能够解决,这时候面临产业化的问题。紧接着到市场的推广、接受程度、支付意愿,其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些困难。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信息与合作处副处长 武艺:我们国家的更多企业还处在中低端的辅助器具产品上,真正高端的辅助器具投入的研发成本是巨大的,企业做通用型的产品,成本相对来讲付出是很少的,因为个性化的服务那就不可能做成批量化的生产,专业的研发人员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少。

武艺介绍,目前中国残联正在全力推进中国康复大学的建立,研究制定辅助器具服务标准,加快专门人才培养,不断提高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水平,但目前我国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信息与合作处副处长 武艺:每1000个人大概有不到2个康复服务人员,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目前可能缺口在六七万人左右。

武艺说,我国对辅具产业的投入之前主要集中在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方面,对于中高端辅具的扶持近几年也在增大力度,但目前还无法做到全覆盖。

探索多种形式 推进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十四五”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又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要加强服务专业化建设、进一步丰富辅助器具产品供给等。

目前在安徽等地,已开始探索各种形式推进辅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社区里的残疾人或者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到辅具租售中心租用辅具。这些动辄上千元的辅具只需每天几块钱,就可以租用回家。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万年埠街道智慧辅具租售中心负责人 张德健:辅具的单体价格有时候过高,而我们通过辅具能够租赁,既解决了费用过高的问题,又使这个产品的使用率更高。

如今在安徽,这样的租赁试点已在安庆、宿州、芜湖等多个城市铺开,政府拨付资金2000万元用于支持全省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针对企业高端个性化辅具研发能力弱的问题,政府整合高校、医院、企业等多方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全力助推中高端辅具研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研究员 孙帅帅:高端辅具里面会拆解出来非常多的这种“卡脖子”问题。我们高校现在有了非常多的来自医院的反馈信息,医生也会给我们专业上的建议和意见指导。

安徽省民政厅厅长 张冬云:我们把康复辅具的产业放到了创新体系里面。创新团队如果符合条件,都给予1000万、500万的支持,在政府层面我们协调各个方面整合力量。

目前上海、江苏等多地都在积极探索康复辅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残联已经初步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同时在中国残联及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的持续推动下,康复辅助器具科研创新被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大局,一系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得到立项和实施。

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信息与合作处副处长 武艺:我们国家还有部分的省市正在制定和出台相关的辅助器具的补贴制度。我们要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更多收集残疾人的需求,让残疾人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不久前,民政部、发改委、科技部以及中国残联等7部门将22个城市确定为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努力在康复辅具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服务需求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和发展模式。

民政部副部长 詹成付:要发挥部际联席会议作用,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政策体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扩大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的供给。建立健全保险、福利、救助、慈善相结合的支付保障体系,加强服务和应用推广。

关键词:辅具,进口产品,十四五,卡脖子,武艺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