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全媒+丨新闻分析:10个月完成2019全年的量,中国外贸稳势加固
2021-11-09 作者:谢希瑶、刘红霞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题:10个月完成2019全年的量,中国外贸稳势加固

新华社记者谢希瑶、刘红霞

31.67万亿元——这是我国前10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的“成绩单”。同比来看,增长22.2%;再往前看,比2019年全年的31.54万亿元还高出1300亿元。可以说,外贸稳的势头在继续巩固。

“难能可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庄芮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外贸依然保持两位数高位增长,体现出较强的韧性。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我国外贸保持稳健增长体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能源保供稳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有效避免了局部压力向全局扩散。

殊为不易的成绩背后是不容小觑的压力。10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5.6%,显示出我国外贸正在承压前行。

今年以来,国际供应链调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海运运费高企等因素持续挤压外贸企业利润。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受到局部散发疫情、能源供给紧张等影响,加剧了外贸企业的压力。

“受电力限制,我们10月份不敢大量接出口订单,只有之前的60%左右。现在用电形势好转,开始恢复接单。”浙江万马高分子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董黎丽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挑战,有的外贸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加快抢占国际市场,有的企业选择将有限的产能转向国内需求,也有企业选择暂停接单转向研发或技改迎接市场更新。

从近期发布的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6%和47.5%,仍处于收缩区间,但比9月提升0.4个和0.7个百分点。

承压前行,动力何在?

白明认为,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多个经济体在缓慢复苏过程中对中国商品仍有刚需,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将在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外贸转型升级成效逐渐显现,也是抵御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

以产业链较长的汽车产业为例,全球汽车需求恢复较快,而主要汽车大国因供应链中断导致供需缺口较大,随着我国汽车工业水平的提升,中国汽车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链优势得以凸显。

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持续保持增长。其中出口汽车(包括底盘)1798.7亿元,同比翻番。近日,比亚迪、小鹏、蔚来等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纷纷登陆欧洲市场。

既要看到外贸企业面临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也要看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契机。

圣诞节前夕,当欧美国家民众担忧因海运受阻而无法及时收到圣诞礼物时,中欧班列正将圣诞用品从中国源源不断外送。据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统计,在中欧班列的支持下,预计今年圣诞用品销售量将同比增长20%以上。

“中欧班列不仅助推我国外贸稳中提质,成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力量,也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高瞻远瞩。”庄芮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正持续释放,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高于外贸整体增速0.8个百分点。

疫情背景下,多地海关助力发展“班列+口岸”、直航货运包机、国际公路出口运输业务等模式,推动保税仓储、多式联运等融合发展,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为外贸稳增长创造了新动能新优势。

随着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促销预售拉开大幕,跨境电商商品出口随之升温。记者从杭州海关了解到,自10月18日开启促销预售以来,截至10月31日,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拱墅园区通过跨境电商货运航班出口商品超过20万单,已超过今年9月整月的出口量。

白明认为,从长期看,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口的作用不可低估。

这几天,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上海火热举行。全球企业在此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开拓新市场、创造新机遇。5日一早,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开幕不过1个小时,上海交易团“首单”就签了7亿美元。紧接着的6日,河南省成交490亿元“大单”,广西、浙江、安徽等“买手团”陆续跟进……截至7日,下一届进博会企业预定展览面积就已经超过15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指出,既要看到拉动外贸增长的阶段性因素逐渐消退,出口增速可能逐步回落。也要看到,我国庞大的市场优势、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持续优化的外贸结构和不断升级的营商环境都将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外贸量稳质升的发展大势没有改变。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我国外贸,外贸结构,外贸增长,外贸企业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