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正文
分享到:

春运临近,如何严防奥密克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焦点问题

2022-01-16 15:10:57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作者:董瑞丰、顾天成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春运临近,如何严防奥密克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回应焦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临近春节,陕西西安疫情进入收尾阶段,天津疫情仍在持续发展,但外溢风险逐渐降低。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平稳,各方正严密防范。

怎样做好春运、校园寒假的疫情防控?如何严防奥密克戎?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权威回应了这些焦点问题。

防疫总体形势如何?局部地区疫情可在短期内控制

“1月以来,全球新冠肺炎日新增确诊病例最高已突破350万例。当前,我国面临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输入疫情的双重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和聚集大幅增加,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尽管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国局部地区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总体能够做到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控制,疫情总体形势还是平稳的。

据介绍,天津发生的本土奥密克戎聚集性疫情已经波及河南省安阳市和辽宁省大连市,疫情仍在持续发展,但疫情外溢风险逐渐降低;河南安阳的疫情仍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陕西西安疫情已进入收尾阶段,仍需要严密防范。

此外,广东珠海、中山,上海市近日分别报告了本土病例,经基因测序发现为奥密克戎感染,部分感染者的社会活动轨迹较多,存在社区感染传播外溢的风险。

贺青华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已向天津增派工作组,指导当地疫情处置。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关注各地的疫情形势,全面加强风险人员排查,强化春节期间疫情监测预警和常态化防控工作,提升疫情防范的早发现能力,一旦发现疫情,发现一起立即处置一起、扑灭一起,以保障人民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

1月15日,天津,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核酸检测登记。(新华社记者孙凡越 摄)

春运怎样抓好防疫?交通部门和高校做好应急预案

高校学生已开始陆续返乡,春运也即将拉开帷幕,如何做好“通”和“控”两方面工作?交通运输部门和教育部门进行了提前部署。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介绍,面对全国多地近期聚集性疫情局部暴发,交通运输部门既要防范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扩散,又要做好交通运输应急保障工作。

“从目前春运车票预售情况来看,2022年铁路春运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规模。”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说,国铁集团将从充分安排运力、加强客运组织、严格防控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四个方面,保障旅客铁路春运出行和疫情防控双重需要。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司长韩光祖介绍,民航局鼓励航空公司灵活调配运力,统筹安排加班和临时经营航班,及时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要。同时要求各航空公司密切跟踪国内部分地区的疫情形势,配合防控要求做好客票退改服务工作。

高校学生密集,寒假返乡则覆盖全国城乡各地,疫情防控有其特殊性。如果要做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高校和属地之间还需更密切配合。

“一旦高校出现疫情、实行封闭式管理,就涉及校内大量师生的生活用品和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因此要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做好应急演练,及时检查和督促各项措施。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学校能够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并加强人文关怀。

1月13日,广铁集团长沙车辆段职工检查列车。(新华社记者陈振海 摄)

如何严防奥密克戎?各地将动态调整完善防控措施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0余个省份报告了奥密克戎输入病例,天津、河南、北京等地报告了本土确诊病例。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已经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传播,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主要流行株。

贺青华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并跟踪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全球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流行趋势,加强对相关变异株的传播力、致病性和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等研究,及时分析评估输入传播风险,根据评估情况指导各地动态调整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具体而言,在外防输入方面,一是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程闭环管理;二是严格管控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三是加大相关入境物品的抽检比例;四是严格实施入境航空器终末消毒等措施。

内防反弹方面,一是持续开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的监测预警;二是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三是持续引导公众坚持做好日常的卫生防护,包括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等;四是快速处置发生的每一起散发或聚集性疫情,有效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