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 / 要闻 / 正文
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2022-02-28 新华社 责任编辑:薛逸群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胡佳丽、刘金辉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开始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脉络。从2008年的夏奥会到2022年的冬奥会,两次盛会,积累下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北京冬奥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和冬季运动的发展格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冬奥改变城市

随着谷爱凌、苏翊鸣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连续摘金,北京新时代城市的发展风貌也一同被世界知晓。老旧厂房变身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地、发电厂旁建起了冬奥滑雪大跳台。这一转变也是城市发展路径转变的一个缩影,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已经越迈越坚实。

从交通上看,大兴机场、高速路网、轨道交通运营建设加速推进,京张高铁将河北张家口拉入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在冬奥期间,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在三大赛区之间的转换中见证了中国速度,坐着高铁去滑雪,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从经济上看,北京市的冰雪产业结构日渐清晰,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3100多万,冰雪运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从科技上看,冬奥期间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应用,让全球的运动员们纷纷“点赞”。“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北京是第一个举办了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这是在书写历史,使得中国在夏奥会和冬奥会,都出现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冬奥改变青少年一代

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的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在成长为祖国栋梁的过程中,冬奥成了他们难忘的记忆。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出生于2004年2月18日的苏翊鸣分别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收获金、银牌,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历史性突破。苏翊鸣以自己的奋斗故事、夺冠经历激励广大青少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努力和汗水从来不会骗人。”

通过冬奥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了冰雪运动。中国女子冰球队主教练伊达尔斯基表示:“总体来讲,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需要依靠青年水平的提高以及参与人数的增加。我希望,在承办完冬奥会之后,中国年轻人会受到鼓舞,去追求参加冬奥会的机会。”

冰球运动正在北京逐步升温。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校际冰球联赛共有119所学校、126支队伍、173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次达到319场。2021-2022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乐部联赛共进行1224场比赛,有25家俱乐部、256支队伍近3600名球员参赛。截至2021年年末,北京市“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

包括冰球运动在内,大量的冬季运动项目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在中国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46亿,“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然实现。

全国范围的“冰雪运动热”,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冬奥改变世界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改变了世界冬季运动的版图,这是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杰出贡献。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成果就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表示,体育没有国界,全世界共享;中国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不但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还给世界冰雪运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商机。欧美各大滑雪品牌闻风而动,纷纷开始布局中国市场。生产滑雪服等产品的德国博格纳(Bogner)发布消息说,将与中国品牌波司登成立合资公司,计划5年内在中国开设约80家门店。美国运动服装企业Volcom也于2021年11月在北京开设了在中国的首家门店。

“就我了解的情况,国外品牌非常看好中国滑雪市场发展的潜力,恐怕任何一家有远见和雄心的企业,都不愿意错过这个市场机遇。”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本届冬奥会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一目标。“哪怕这三亿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决定成为专业的冰雪运动从业者,未来全球冰雪运动也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

冬奥会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起点。通过举办冬奥所留下的诸多遗产,将在未来的日子中逐步展现在世界面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